数字化技术辅助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晚期全髋置换手术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导航模板辅助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精确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评价这一新方法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价值,以探索对DDH病例更加科学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畸形愈合的原因与翻修策略。材料及方法:随访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访踝关节骨折术后畸形愈合患者资料完整者,记录初次骨折Langue-Hansan分型、Danes-Weber分型,初次手术方式、畸形愈合原因、再次手术策略与手术前后AOFAS后足评分。
通过疲劳加载系统及空间运动捕捉系统对后踝骨折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为后踝骨折的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2具骨质正常下肢标本,记录捐献者生前体重,自胫骨平台下10cm离断。把入组标本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6具。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畸形愈合的原因与翻修策略。材料及方法:随访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访踝关节骨折术后畸形愈合患者资料完整者,记录初次骨折Langue-Hansan分型、Danes-Weber分型,初次手术方式、畸形愈合原因、再次手术策略与手术前后AOFAS后足评分。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髋臼后壁2/3骨折模型,并评价微型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建立髋臼后 壁2/3 骨折 模型,分别模拟 微型 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A)、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单纯2枚螺钉内固定(C)及微型接骨板内固定(D)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并模拟站立位时,在正常载荷下对四种内固定方式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通过疲劳加载系统及空间运动捕捉系统对骨质疏松患者后踝骨折不同的 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为骨质疏松患者后踝骨折的固定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VSD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6~57岁[(37.0±5.3)岁].
目的 探讨椎弓根置钉方法在骨盆外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2011年02月~2014年05月行外固定架固定骨盆骨折67例,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8岁(21~67岁),按Tlie分型:B1型14例,B2型11例,B3型18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7例,运用脊柱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行骨盆外固定架二联或三联外固定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螺钉的准确性、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切开 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TileA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4年05月期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TileA型骨盆骨折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按Tile分类方法:A1型19例,A2型14例,A3型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康复可以减少局部组织粘连及关节周围挛缩,防止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由于康复条件的限制,仍有相当部分患者术后长时制动,得不到早期有效的康复,造成起踝关节僵硬。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螺钉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柱支撑螺钉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52.3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随访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视觉模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