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髓母细胞瘤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岁3月-11岁5月,平均6.7岁.13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同时行CT检查9例,其中5例同时行增强.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6例,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5例,颈部疼痛、强直2例.结果(1)肿瘤部位不典型者5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分别为3例和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2)较大囊变影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瘤,囊变影较大,实性部位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3)钙化4例,3例CT表现为少量斑片状高密度影,1例呈斑点状.MRI呈短T1短T2信号1例,等T1短T2信号2例,等T1稍长T2信号1例.(4)增强表现不典型者4例,1例表现为轻度强化,1例无增强,2例肿瘤局部明显强化.13例中,仅表现1种不典型征象者11例,同时有2种不典型征象者2例.结论 髓母细胞瘤的不典型可表现为肿瘤部位不典型、囊变影较大、钙化等,增强可呈肿瘤局部明显强化、轻度强化、甚至无增强.对于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者,在鉴别诊断时考虑髓母细胞瘤,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正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颈动脉MRI为对照,评价双源CT识别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能力.方法 33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收治入院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内膜切除.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2周内接受颈动脉双源CT和颈动脉MRI检查.运用MRI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及形态学,并判断其是否为不稳定斑块.运用双源CT评价斑块处的最大管壁厚度及面积、最大软斑块厚度及面积、软斑块的平均CT值、最大软斑块距离管腔的距离以及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所有肺癌入院患者中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患者CT图像.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每个患者的CT图像进行诊断评估:找出显示早期肺癌的最早期图像,并且评估肿瘤的形状、大小、密度和位置.找出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肺癌肿瘤在CT影像上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经过整合两个放射医师的诊断结果,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肺癌共4
目的 电子胶片流程实现按需打印和自助打印,极大的改善了胶片打印工作流程,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电子胶片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部分电子胶片通过OCR识别,有无法自动匹配关联的问题,无法为临床提供关键影像,为解决这些问题格式胶片流程应运而生。方法 在医院原有的RIS/PACS的平台上开发应用格式胶片流程。通过TView软件的胶片排版模块将所需要的图像放入胶片的格式中进行排版、保存。将一张胶片产生的一条胶片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结节或肿块型肺结核的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本院56例行CT检查并取得病理证实的结节或肿块型肺结核,回顾性分析病灶的CT特点。结果 结节23例,肿块33例。(1)边缘特征:分叶26例,毛刺11例,边缘光整19例;(2)内部结构特征:空洞9例,空泡6例,内部点状钙化9例;(3)临近结构的改变:胸膜牵拉、凹陷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支气管狭窄、管壁增厚22
直接法扫描双下肢静脉CTV流程如下:1、常规CT增强扫描前准备;2、在患者双下肢足背静脉扎留置针;3、在患者双侧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防止静脉回流过快;4、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抽取造影剂原液15ml,并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30-150ml,5、造影扫描时,采用阈值检测曝光,造影剂流速约2.5-3.5ml/s;[摘要]目的:评价直接法下肢静脉CTV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收
目的 探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A-TEF)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临床疑诊为(EA-TEF)新生儿手术前MS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重组法(VR)、仿真内窥镜法(VE),并将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8例中包括I型1例、Ⅲ型7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并伴随6种畸形,包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RCC)的CT特征性表现和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22例术前全部经CT检查,包括平扫、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2例均为单侧单发病灶,病灶位于左肾13例,右肾9例.最大径为1.5~13cm,平均6.1cm.16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6例不规则.肿块向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取已做病例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岁,肺癌病人6例,咳喘,咳血病人4例.1.2仪器与方法:使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120KV,200MAS.使用MAORAO双通道高压注射器,碘海醇350造影剂80ml,注射速度4ml/s,注射造影剂后跟注生理盐水20ml,使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跟踪兴趣区设在上腔静脉区,曝光阈值120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间的关系,寻找缓解其压力的方法.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个性测试问卷在实习末期对100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末期本科护生焦虑平均分为48.32±10.36,焦虑检出率为40.00%,焦虑检出率本科男护生高于女护生,来自农村的本科护生高于来自城市的本科护生,但两者之间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个性特征本科护生的焦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学方法在手术相关性胆道狭窄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自2005年3月至2015年1月,因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后出现胆管狭窄介入放射学治疗的病例2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例,15例外科术前诊断为胆管结石,行胆道切开取石;7例诊断为巨块型肝癌接受肝切除术,术中进行了胆道重建;4例肝门部胆管癌在肿块切除胆管取栓后行胆道重建.术后患者在2周至8周始出现反复发作的发热、皮肤巩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