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简儒家音乐思想平说

来源 :第七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出土文献与黄河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楚简儒家文献独特而丰富的音乐思想,填补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和音乐思想发展史的不少空白.楚简论乐受当时性情论哲学思潮的影响,崇尚真性真情,强调对感情的抒发要淋漓尽致,与传统儒学所强调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大不相同.楚简将音乐的产生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礼、乐并重而更偏重于乐,强调音乐在社会教化与个人修心养性、进善成德等方面的作用."亡声之乐"的论述,强调了音乐形而上的思想,这在传统儒家音乐思想中亦十分鲜见.楚简关于音乐思想的论述直接成为《礼记·乐记》、《荀子·乐论》的一个思想渊源.
其他文献
本文以河南郸城县出土的铜戈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在行政区划,纠正《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对这件铜戈著录信息的错误;结合铜戈的形制——长援、长胡,内部逐渐变宽及援本上端有上阑,和铜戈的出土地等相关信息,确定郸城县出土铜戈的国别是楚,时代是战国中晚期.
《殷周金文集成》是目前收集殷周青铜器铭文资料最全的著录书籍,但在对青铜器铭文文字进行隶释时,同一字形有时前后隶释不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亦如此.殷周金文方国族氏徽文字"(東)"(《集成》06344),《集成》与《集文》隶释多有不同.经考释殷周金文方国族氏徽之“誊”应是国族名。
20年前,笔者在写作《周人不用日名说》和《周人不用族徽说》时,试图用这样两个标准去划分西周早期墓葬的类别与属性,看看哪些是商人(殷遗民)的墓葬,哪些是周人的墓葬,以此证明周人不用日名、族徽说的考古学意义.但是这项工作没有进行下去,因为难度很大.读黄铭崇先生的论文《从考古发现看西周墓葬的口分器口现象与西周时代礼器制度的类型与阶段》(下简称《黄文》),很有同感。《黄文》全面收集西周时期的铜器墓葬资料,
结合阎王鼻子水库的实际情况,简略介绍了水库泥沙淤积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水库的泥沙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准确的定量判断泥沙运动规律的方法,对于任何地形条件和水文观测资料的水库淤积,建议至少选用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最终计算出趋于精确的合理结果。在水库的规划设计中,水库的泥沙淤积计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工程设计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效益损失
"眔"是金文中的一个常用字,共出现140余次,其用法上承甲骨文,但多个"眔"连用和动词用法比较突出.前人对金文"眔"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122,但无论在材料整理和词性判定上都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笔者《甲骨文"眔"字语法研究》123的基础上,对金文"眔"字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和研究.
自2001年起,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陆续公布,在截至目前出版了九册,每册公布的材料都让学术界为之惊叹不已.其简文的数量和反映的古代文献文本情况的广度与深度均超过了郭店楚简.本文对战国楚简文中的“其”、“者”、“也”等文字做一些探讨.
过去研究秦、汉法制,仅能透过书面文献里爬梳资料,律令条文虽见诸史籍,然多遭割裂而难见全貌.七○年代后,湖北省境内分别出土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此二批出土竹简载录不少完整之法律史料,相对于记载未明或删节缺漏之书面文献,自然可为秦、汉法制研究带来更多契机.《汉书·刑法志》虽有上谳议罪的记载,然却未曾见相关文书传世,一直要到汉简《奏谳书》发表后,学者方得一窥原始面貌.过去史家习言汉承秦制,秦时有「延行
大致于先秦秦汉时期成书的若干儒家文献记载,中国先秦时期铸造有牺尊、象尊两种器具,然未详载其形制,导致后世学者围绕此问题而解释多有歧异,争论激烈纷纭.两汉魏晋时期的儒者毛氏、郑众、郑玄、阮谌等,分别对牺尊、象尊的形制作出了不同的诠释.不过,上述诠释主要建立在推测、臆想基础之上,与考古发现的牺尊、象尊形制不符.三国曹魏儒者王肃据发现先秦古物认为,牺尊、象尊是指铸造成牛、象之形,凿空其背部,用来盛酒、水
公元纪年与干支间的关系,使得相当多的中国古史学习者感到困惑.本文通过干支在于支表的数位关系,给读者介绍了一种最简便的互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三个简单的算术式解决了公元纪年与干支的推算问题.
中国兵学发展的历史就和整个中华文明同样久远,位于黄河下游的齐鲁之地,也是中国兵学发展的重要地区.出土于山东临沂的《银雀山汉墓竹简》收录了大量的兵学出土文献,其中的《孙膑兵法》有《地葆》篇,与佚籍丛残中的《地典》、《雄牝城》都是和地理、地势有关的材料,而《地典》己被认为是隶属于兵阴阳材料的佚籍.对于地理、地势的掌握一直都是兵家作战的重要基础,如《孙子兵法》中有、说明了地形与作战胜负的关系,但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