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集了重庆市10条次级河流、3个层次的145个疏浚底泥样品,分析了底泥中的Cd、Cr、Cu、Ni、Pb、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初步解析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并评估了底泥疏浚全过程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庆市次级河流疏浚底泥Cd、Cr、Cu、Ni、Pb、Zn的Box-Cox平均含量分别为035、35.39、20.37、23.32、26.23、65.65mg/kg.Cu、Pb、Ni可能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径流;Cr可能来自工业废水;Cd、Zn可能来自矿山废水和部分工业废水.从背景浓度角度考虑,小安溪、桃花河、跳蹬河的Cd、Pb、Zn污染较重.从底泥疏浚的全程风险角度考虑,疏浚前底泥基本上没有毒性风险;跳蹬河因Cr、Zn和桃花河因Cu含量较高,在疏浚和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周围环境的有效隔离;疏浚后重金属含量处在土地利用的安全水平之内,但仍需关注疏浚底泥的土地使用总量与重金属次生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