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异育银鲫单极虫(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一新种的鉴定与描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2013年7月,作者对湖北地区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寄生单极虫(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寄生异育银鲫体表的一单极虫新种。该单极虫寄生于异育银鲫体表,形成1.4-3.2 cm的瘤状孢囊;成熟孢子壳面观为瓶状,缝面观龟壳状,孢子长19.7±0.7(18.6–20.8)μm,孢子宽7.6±0.4(6.6–8.4)μm,孢子厚7.3±0.5(6.6–8.8)μm;一个极囊长梨形,极囊长11.1±0.5(10.0–11.9)μm,宽5.3±0.3(4.3–5.8)μm,极丝清晰可见7-8圈。扫描电镜观察孢子表面光滑,一边壳瓣突起,一边壳瓣平滑;缝脊直或"S"形。形态学比较显示该粘孢子虫与寄生于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胆囊的辽河单极虫(Thelohanellus liaohoensis)、寄生于鲫鳃丝的扭曲单极虫(T.relortus)、寄生鲫鳃的南海单极虫(T.nanhaiensis)、寄生于鲫鳃、肾脏、肝脏的湖北单极虫(T.hupehensis)、寄生异育银鲫体表的武汉单极虫(T.wuhanensis)的孢子形态最为相似,但扭曲单极虫、南海单极虫、湖北单极虫的极囊明显小于作者采集的单极虫的极囊;辽河单极虫的极囊呈圆形,而作者采集到的单极虫极囊为长梨形;武汉单极虫的孢子宽与作者采集到的单极虫在形态特征方面差别较大。分子鉴定方法是目前粘孢子虫种类鉴定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然而上述形态相似的5种单极虫中仅有武汉单极虫的分子序列已经测序。分子序列分析显示作者采集到的单极虫与武汉单极虫的核糖体小亚基(s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仅为91%(Genbank Number:JQ690370 over 1360 bp),远低于粘孢子虫种内变异的范围。因此,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比较可以确定寄生异育银鲫体表的单极虫为一新种,根据孢子形态将它命名为龟壳单极虫(Thelohanellus testudineus n.sp.)。
其他文献
许霆案的判决定性和量刑存在一定的问题,许霆的行为不符合秘密窃取的行为类型,以盗窃罪定性并不准确;许霆的行为是侵占遗忘物,应评价为侵占罪。许霆案的生效判决不但在定性上
针对双端工频故障测距法存在的双端数据同步困难、迭代次数多、收敛速度慢以及测距伪根难识别等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分布规律的快速故障测距方法.在分布参
近年来国内相继出现多起高速铁路车网电气耦合系统电气量低频振荡,振荡严重时甚至导致动车组发生牵引封锁。针对这一问题,对产生低频振荡的高速铁路多CRH5动车组接入牵引供电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易出现的病害,分析其产生原因,找出其防治方法,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及早予以预防,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内EPC项目在近年政府政策的引领下遍地开花,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南沙区某EPC项目为载体,对报批报建管理、设计管理、商务管理进行深度实践,对总承包管理发展进行适度思
对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考察表明,在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期徒刑适用过多,管制、拘役刑基本空置;缓刑适用比例过低且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司法分流的
流注放电多具有电离程度高、发展速度快及树状分叉等典型特征,是介质击穿前发生的各类放电起始、发展现象的统称。研究变压器油中流注现象对于加深液体介质放电机理的认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