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沉淀掺杂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 Co1/3 Mn1/3)O2

来源 :第三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并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 Co1/3 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Ni1/3 Co1/3Mn1/3)(OH)2前驱体,与LiOH·H2O共混后在空气气氛下900℃保温14h获得Li(Ni1/3CO1/3 Mn1/3)O2粉体,XRD表明获得了纯相的材料,SEM表明合成粉体的微观形貌好,颗粒度均匀。并对材料进行了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
其他文献
介绍了高温固体颗粒床除尘器的冷态试验结果。探讨在模拟高炉二次精除尘条件下的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与滤层厚度、过滤颗粒粒径大小等参数的关系。
铅基弛豫铁电陶瓷材料PMN-PT具有优异的介电、压电性能,被称为“铁电材料的一次激动人心的突破”,其单晶更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弛豫铁电体扩散相变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出现的颇有应用价值的几种制备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通过均相还原法制备纳米氮化钛(TiN)粉末,并直接包覆微米级的金属钛(Ti)粉,从而获得了金属一氮化物的复合粉体。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XRD结果表明产物为Ti和TiN的混合粉末;当Ti和TiN二者的质量比为1:1时,SEM像显示TiN纳米粉已将Ti微米颗粒完全包裹;EDS点分析谱线仅显示Ti、N的谱线。
20CrMo钢用做齿轮钢,是仿效日本JIS G4052(1979)标准中的SCM420H钢,本文对某钢厂生产的44炉20CrMo钢化学成分和淬透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分析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用人工神经网络中BP算法,建立了某钢厂20CrMo(SCM420H)成分与端淬值J15之间的关系。经检验,运用网络结构为6×11×1的BP网络拟合淬透性和成分的关系相对误差在±5%以内。
本文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等电分析化学方法以钨电极和黄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在873K下摩尔比为1:2的NaCl-CsCl熔融盐中Ce3+离子的阴极还原过程。两种方法得到了一致的实验结果:该体系中Ce3+离子的阴极还原是个两步的过程,分别对应两个可逆的电化学过程:Ce3+ +e-=Ce2+和Ce2++2e-=Ce。测得的两个电化学反应的半波电势分别是:-2.525V vs.Cl2/Cl
本文首先探讨了溶胶-凝胶方法合成纳米TiO2和纳米CeO2包覆TiO2传感器材料的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电镜(HREM)技术分析了合成材料的显微形貌。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纳米CeO2包覆TiO2颗粒呈团聚状态,平均颗粒尺寸为70 nm,TiO2颗粒位于颗粒中心,周围包覆了纳米CeO2多晶颗粒。由于纳米CeO2颗粒对TiO2有明显地催化作用,所以纳米Ce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四氧化三锰的各种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锰盐水热氧化法,通过分析比较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MgB2高温超导特性的发现,掀起了研究简单化合物超导材料的热潮。本文综述了MgB2的组织结构、合成方法、导电性的研究现状。
在900~1000℃的温度条件下,用氢气热还原五氯化铌制备出了纳米级的铌金属粉末。对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透射电镜(TEM)检测,表明所得的粉末为细小且分散的含氢金属铌,平均粒径为30~40 nm。
简要分析了传统金属钛的生产方法,指出依靠改进传统工艺无法改变钛生产成本高这一现状。系统总结了目前正在开发或改进的钛生产新工艺,指出二氧化钛熔盐电解直接提取钛生产工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Kroll和Hunter工艺的一种新的提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