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的充电过程

来源 :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多硫离子的溶解导致锂硫电池充放电效率低,循环性能差.目前解决多硫离子溶解问题的方法集中在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碳材料上[1-2],认为碳材料的微孔具有吸收(吸附)电解液的作用,减小或抑制多硫离子向负极迁移;另外,少数的研究涉及锂负极的保护,但锂硫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仍然未达到实用化的要求.
其他文献
[引言]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商业化的正极材料由于理论比容量和实际能量密度低,限制了其在大功率器件和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开发具有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
[引言]硅的理论储锂容量高达4200 mAh/g,超过石墨容量的10倍,在可以合金化储锂的元素中是容量最高的.但在电化学储锂过程中,体积变化达到300%以上.如此巨大的体积效应产生的机械作用力会使电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逐渐脱开并且硅活性相自身也会粉化,从而丧失与集流体的电接触,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迅速下降.
会议
[引言]金属氧化物的理论比容量是商业石墨的2倍以上,体积比容量更高,但是导电性差且容量极易衰减,因此与碳材料结合成复合材料是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主流趋势.
会议
[引言]Li4Ti5O12在充电过程中不但没有SEI膜和锂枝晶的形成[1]还具有快速嵌锂和脱锂、"零应变"效应、优秀的循环性能等优点.然而,电导率低和Li+扩散系数小导致Li4Ti5O12的倍率性能差进而限制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会议
[引言]锡基氧化物由于其具有高比容量而被人们广泛研究用于替代石墨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然而,纯锡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较大体积效应,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极大制约了其商业应用.而作为半导体,锡氧化物导电性差也影响了电荷传递.
会议
[引言]Li4Ti5O12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是较低的电导率(10-13S cm-1)[1]限制了它的应用.在众多改性方法中,掺杂其它金属或者非金属离子和用导电性好的材料进行表面修饰[2]是常用的方法,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会议
[引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主要取决于欧姆极化、活化极化与浓差极化.非欧姆损耗主要是由阴极极化引起,尤其是阴极活化极化.阴极性能主要与阴极的活性和三相界面分布有关[1],并且三相界面长度的增大是阴极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2].
会议
[引言]尖晶石型Li4Ti5O12作为零应变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逆性与结构稳定性,且其具有来源广泛、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2].
会议
[引言]本文主要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基础,借鉴二次电池的储能原理,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结构改造和反应设计,在一个结构单元内,构筑集光能转换与存储为一体的光充电二次电池体系.
会议
[引言]锂硫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与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导致硫正极材料的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锂-硫电池的产业化应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