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林寺山组主要由砾岩组成.通过对盆地及周缘18个地点林寺山组砾岩系统的调查,从砾岩组分、砾径和长轴排列方向的统计分析出发,研究该砾岩沉积相类型、盆地物源区、古水流及林寺山组上覆地层中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点,并进一步讨论了盆地演化的意义.研究表明,林寺山组底部砾岩粒径均值主要集中在-2.00--3.86(4cm-14.6cm),个别粒径达到-6.29 (78cm).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出 处】
:
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林寺山组主要由砾岩组成.通过对盆地及周缘18个地点林寺山组砾岩系统的调查,从砾岩组分、砾径和长轴排列方向的统计分析出发,研究该砾岩沉积相类型、盆地物源区、古水流及林寺山组上覆地层中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点,并进一步讨论了盆地演化的意义.研究表明,林寺山组底部砾岩粒径均值主要集中在-2.00--3.86(4cm-14.6cm),个别粒径达到-6.29 (78cm).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赋存着丰富的煤炭、油气及金属资源,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多次证实铀矿资源的存在;本文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及古近系共识别出5种含铀异常的岩石类型,并综合岩石颜色、结构、沉积构造、植物化石等特征,进一步划分出8种不同的含铀异常岩相类型,主要形成于中下侏罗统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这种沉积体系中的辫状河道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砂体具备砂岩型铀矿富集的物性条件和岩性组合
胶莱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形成于早白垩世早—中期,而此时也是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进入发生全面垮塌和减薄的最强烈时期,一系列伴随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在胶莱盆地都有相应表现,同时,其发育在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因此也就成为研究、解译华北晚中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历程的一个典型地区.此次作者运用古流向、砾石成分及砂岩碎屑锆石定年方法,综合分析了早白垩世胶莱盆地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扬子板块二叠纪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受冈瓦纳冰川消融的影响,中二叠世经历了晚古生代范围最大的海侵.在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下,扬子板块虽然发育了富含蜓和珊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但是由于底栖类动物群的地方属性较强,区域内基于等时界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还是存在一些困难,造成该时期古地理的研究方面仍有较多问题和争议尚未解决.
海滩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海滩的形态、沉积物粒度参数等数据能够充分表征海滩对于沉积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的海滩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其剖面及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沙滩及海阳万米沙滩于2010、2011年冬夏两季测量、取样所获得的实测剖面及沉积物粒度资料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两沙滩均可划分为海滩、水下岸坡、陆架平原三种地貌单元.2、由于潮差及海岸地形
临汾煤层气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境内,本区含煤岩系包括: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中统太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煤层气主力开发煤层为山西组5#煤和太原组8号煤.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主力开发煤层的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和煤层的顶、底板岩性等影响煤层气高产、稳产的地质条件亦不相同[1-4].
为了揭示陆相煤系沼泽演化与泥炭聚集特征,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高泉地区7#煤层为例,应用煤岩学、沉积学、频谱分析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沼泽沉积模式与泥炭聚集速率的研究.以沉积滨线坡折带、波浪能量耗尽点和浪基面为界,将沼泽体系划分为湖滨平原、低能滨湖、高能滨湖和浅湖3个亚相、8个微相,提出了陆相湖盆沼泽沉积模式(图1).
近期,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苏盖特布拉克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发现较为典型的风暴岩.风暴流沉积具有事件性的特点,包括高峰期、衰减期和停息期三个阶段.经典的风暴岩沉积序列主要包括:侵蚀底面及砾屑段(A)、粒序段(B)、平行层理段(C)、丘状交错层理段(D)和水平层理泥岩段(E)等五部分(Einsele G.et al.1982).本区风暴沉积标志主要有冲刷-充填构造、风暴砾屑层和丘状交错层理等.在野外
潞西盆地是滇西新生代造山带内部发育的小型山间断陷陆相沉积盆地.通过分析盆地内新近系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空间展布模式,提出了初始成盆阶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盆地扩张阶段则以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组合的观点.探讨了沉积体系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认为铀矿床定位于冲积扇扇体上,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是砂岩型铀矿赋存的主要场所.
重力流沉积是一种重要的储层,目前正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目前对于陆相非扇沟道型重力流方面的研究弱,而且湖相重力流体系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均较少涉及.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的深水厚层砂岩为研究对象,传统沉积学与地震沉积学相结合,在分频解释和时频分析技术建立高频等时格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地震地貌和宏观属性约束物源方向、岩心相精细描述确定沉积相类型、地层切片、反演与三维可视化相结
古地理及古地理重建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学理论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地质学经过上百年的资料积累,逐渐步入地质"大数据"时代,古地理学研究也不例外.面对海量的地质数据及高精度、高分辨率古地理图件的需求,基于大型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的古地理重建方法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