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S基因变异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造成的终末期肝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最终采用原位肝移植(OLT)治疗,但是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之下,移植后HBV现感染率高达80﹪以上.乙型肝炎复发后在短期内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成为乙肝患者移植术后首位的死亡原因.多克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肝移植后HBV再感染者出现HBV S基因变异,研究者认为HBIg产生的免疫压力,导致出现S基因变异病毒或将变异病毒选择出来,而该变异病毒能够逃逸抗体的中和作用.本文以巢式PCR与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HBV S基因的序列改变,进一步阐明HBIg对HBV S基因变异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开展,对人肝细胞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肝细胞来源有限,猪肝细胞已逐渐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研究的重要细胞材料,随着其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有效的肝细胞长期保存方法以促进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本实验采用含不同DMSO浓度的冷冻保存液在-80℃条件下对猪肝细胞保存30d~60d,从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方面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合适的低温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是近年发展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可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可用于治疗不同病因肝衰竭的危重病人.本文对MARS人工肝治疗重肝晚期或肝衰竭合并MODS病人血清NO和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后,供体肝可再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肝移植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采用拉米呋定进行重型乙肝人工肝治疗肝移植后抗HBV复发进行了研究,表明拉米呋定疗效有效.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的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其价格昂贵,疗效也并不理想.文献报道,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HBeAg和HBV DNA的阴转率仅40﹪~50﹪,而且不少病人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复发.有可能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很多,如血清ALT水平,肝脏病变活动性,HBV前C区基因变异及干扰素中和抗体等.干扰素发挥生物学作用需要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因此机体内干扰素受体表达水平与
急性肝衰竭多发在成人,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其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介绍了肝脏移植术在治疗急性肝炎衰竭的临床应用,表明该疗法适合我国国情,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06乙肝后肝硬化患者eNOS基因内含子4处VNTR多态性,并与10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关系.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是指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经排放腹水等治疗后用药物不能防止腹水早期复发的病例.本文介绍了采用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应用,其疗效显著.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共有的表现,亦是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因素,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联合应用IFN-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等改变,旨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HCV是一种RNA病毒,需要RNA依赖的RNA多聚酶进行复制.由于RNA复制酶对复制的RNA产物缺乏校正功能,致RNA产物常出现高频率的核苷酸替换,产生变异性复制体,因此在同一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具有不同核苷酸序列的多种HCV毒株.这种由一种母序列和来自该序列的大量相关突变体所组成的病毒基因组被称为"准种"(Quasispecies).关于准种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报道极少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HBVM)在人体内有其自身发展变化规律,不同的自然史即可有不同的疾病进程和转归,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临术及HBVM远期变化,可为治疗手段及预后分析提供客观评价和有益政策.本文对182例组织学确诊患者的追踪随访及预后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