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腮腺脉管瘤的CT表现及提高对腮腺脉管瘤的认识. 方法:分析2015年4月我院收治腮腺脉管瘤1例的CT表现,探讨腮腺脉管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结果:患者,女,1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腮腺包快2月余,偶有疼痛.我院CT检查:左侧腮腺浅叶及深叶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平均CT值约22-35HU,大小约3.0×2.4cm,边缘欠清晰,其周围见正常腮腺结构环绕,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腮腺脉管瘤的CT表现及提高对腮腺脉管瘤的认识. 方法:分析2015年4月我院收治腮腺脉管瘤1例的CT表现,探讨腮腺脉管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结果:患者,女,1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腮腺包快2月余,偶有疼痛.我院CT检查:左侧腮腺浅叶及深叶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平均CT值约22-35HU,大小约3.0×2.4cm,边缘欠清晰,其周围见正常腮腺结构环绕,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与周围正常腮腺实质分界尚清,左侧阔筋膜未见增厚,皮下脂肪间隙尚清楚,周围骨质未见异常,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报告:良性,脉管瘤;VG:显示黄色,血管扩张,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一.病理诊断:脉管瘤. 结论:腮腺脉管瘤较少见,文献鲜有报道.腮腺肿瘤占全部唾液腺肿瘤的70%~80% ,而腮腺肿瘤中80%是良性肿瘤.腮腺脉管瘤为良性肿瘤,较少见.血管瘤、血管淋巴管瘤是起源于结缔组织的原发良性肿瘤,是两种类型的疾病,当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呈混合型生长时,病理学诊断是根据组织成分作出的.临床上以单纯血管瘤和单纯淋巴管瘤多见,而混合性脉管瘤少见.腮腺脉管瘤主要需与以下常见疾病相鉴别:1)腮腺混合瘤:也称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约占腮腺肿瘤的60%~70%,女性稍多于男性,中年人较多.CT、MRI表现为腮腺区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较明显强化,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 2)腺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有关. CT或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结节,可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而静脉期减退.本组病例特点,腮腺不均质肿块,跨腮腺深浅叶生长,增强后轻度强化,与上述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3种良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本病例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纤维腺病MRI检出病变动态增强(DCE)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ADC值,提高对乳腺纤维腺病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病20例患者,全部于术前1周内行Simens Skyra 3.0T MRI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DWI序列b值为800s/mm2;动态增强期相5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食管黏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 结果:病灶部位:食管颈段1例,食管颈段+胸上段2例,食管颈段+胸中上段1例,食管胸中下段4例,食管颈段+胸上中下段8例。食管管壁增厚的形态:结节状增厚1例,同心圆状增厚2例,偏心性增厚10例,同心圆状+偏心性增厚3例;3例病灶内见气泡影;病变段管腔闭塞或呈新月形、裂隙状、斑
目的 比较穿刺圆孔和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卵圆孔组(39例),采用传统的Hartel前入路,穿刺卵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B组为圆孔组(36例),采用细弯针经翼腭窝穿刺圆孔射频治疗上颌神经痛.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的视觉模拟评分( Ⅵsual analogues
Purpose: To examine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fatty marrow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 proximal metaphysis of the femur six months and six years after corticosteroi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
目的:探讨肋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部位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的认识,提供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经手术病例证实的的5例肋骨软骨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为49-72岁.分别为胸壁疼痛6个月至2年,胸壁肿物,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其中1例患者同时伴有双侧股骨多发骨软骨瘤. 结果:本组共5
目的 ALS进展性的损害并不局限在上、下运动神经元,还累及前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区等多个脑区.近年兴起的网络图论分析技术能够全脑功能网络连接组,本研究应用体素水平的静息态图论功能网络度中心度(DC)分析技术,探讨ALS患者全脑功能网络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ALS全脑功能网络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连续招募了43名ALS患者和44名健康志愿者,使用ALSFRS-R评估病情,
目的:探讨AEC和FIXED曝光模式在双下肢全长正位摄影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科进行下肢全长摄影的患者387例,其中男151例,女236例,年龄3-85岁,依全景拼接程序中Col值分为大、中、小体型三组.所有病人使用GE公司Discovery XR656设备,应用AEC和FIXED两种曝光模式进行投照,曝光条件:AEC为80kv,400mA,mAs为电脑自动
目的 探讨应用洛铂碘油混合乳剂穿剌注药治疗乏血供肿瘤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原发肿瘤及转移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21G穿剌针,经皮瘤体内穿剌注药,全程CT扫描评估碘油弥散程度,注药至瘤体内碘油沉积密实,覆盖瘤体拔除穿剌针。定期复查CT了解肿瘤变化,碘油流失者可再次穿剌补充碘油。 结果 36例肿瘤患者经穿剌注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仅部分出现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给予止吐、退热处理后缓解。经随
目的:分析肺内肉芽肿性病变的CT表现与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病理证实肺内肉芽肿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特征. 结果:75例患者中,7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病灶,1例为肺内及胸壁多发.67例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约89.33%),其中35例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约占单发病例52.24%).20例病灶合并钙化(约26.67%),10例中心可见空洞(约13.33%),50例增强扫
目的:探讨颈后正中入路辅助内固定治疗TayamaⅡb和Ⅲb型颈段哑铃形肿瘤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07年10月至2013年1月,对9例TayamaⅡb和Ⅲb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采取颈后正中入路以肿瘤为中心切除相应棘突及椎板,并切除患侧关节突,打开肿瘤所在椎间孔后壁,显露肿瘤椎管外部分,显露镜下分离并切除肿瘤,先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切除椎间孔内及椎管外肿瘤,后路钉棒系统单侧或双侧经椎弓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