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自组装改性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来源 :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浓度PEI 改性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发现其表面接触角(水,20μl)随着PEI 浓度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提高PEI 浓度可使NaCl 和MgCl2 扩散系数减小,后者更为显著,这是因为PEI 接合在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表面后,形成了一层荷正电的分离层,同种电荷相斥,更不利于多价阳离子的通过。
其他文献
会议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普及使数字表面模型数据获取变得更加便捷。针对传统大规模数字表面模型的加载方法不适用于B/S架构下WebGIS可视化的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瓦片包围球的视距与模型表面的像素大小判断的模型加载策略,实现大规模数字表面模型的层次细节递进加载。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解决B/S架构下的大规模数字表面模型加载时出现的响应延迟及帧率下降等问题。
主要研究利用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对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快速处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像素工厂快速处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并探讨了相应的空三优化分组参数的绑定策略,经空三精度评价后进行了DSM自动匹配生成及正射影像生产。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影像数据快速生产,可为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数据快速处理、共享服务和应用提供支撑。
会议
资源三号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装载有2.1m分辨率的正视全色相机和5.8m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针对资源三号数据特点,选择最佳的影像融合方法,是提高影像质量,扩展影像应用的关键.本文使用PanSharp、Gram-Schmidt、NNDiffuse、Wavelet四种新的高保真融合算法开展实验,并对融合影像的质量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表明:四种融合方法对影像空间信息和光谱
在Landsat7和Landsat8卫星资料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高原9个站点的实测资料对TESEBS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检验,鉴于模型估算的感热通量偏差较大,提出利用地表温度-植被指数(LST-NDVI)特征空间法来确定蒸散率,并将模型估算的蒸散发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ESEBS模型估算高原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较大;而利用LST-N DVI特征空间法确定蒸散率可以很好地
4, 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1,3-苯二胺(mPDA),与二端氨基聚醚缩聚,得到含有聚醚柔性链段的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考察了N2、H2、CH4 和CO2 在其均质膜中的气体渗透性能。结果表明,聚醚链段的加入,增大了气体的渗透系数;同时聚醚链段与CO2 相对较强的相互作用,使CO2 比H2 优先透过膜,而CO2/N2 分离系数保持不变或增大。
以聚酰胺酸为有机前驱,金属醇盐、沸石分子筛、介孔硅等为功能掺杂物,采用溶胶-凝胶法、超声共混等方法,制备了炭/纳米氧化物、炭/沸石分子筛、炭/介孔硅等系列功能炭分子筛膜材料。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及气体渗透技术对膜的微结构及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通过对炭分子筛膜前驱进行理性设计,将功能粒子或基团引入炭分子筛膜的机前驱,可以有效改善炭分子筛膜的内部结构及其分离性能。通过控制掺杂物的
纳滤膜分离的主要机理为筛分效应,并且分子尺寸是建立纳滤截留模型的一个主要参数。为了更清楚地表现出溶质的分子结构对其截留率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分子量在114-228Da的9种性质相似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中性乙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直链的、带支链的以及带环的)作为溶质,测定了它们在甲醇中通过三种耐溶剂纳滤膜的透过实验数据,发现:具有相似形状的溶质分子的截留率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具有相近分子量的溶质,直链
本文在聚砜的支撑膜上,以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为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反渗透复合膜。首先考察单体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在间苯二胺水相溶液中添加一系列不同醇类后膜分离性能的变化,并简要考察了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变化与醇的溶解度各分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添加醇类后膜通量得到显著提高,截留率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达到了同时兼备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