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概述及综合治疗

来源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6%例智力低下患儿进行染色体分析,探讨了我院遗传咨询者中智力低下患儿染色体分析的特点,对遗传咨询的必要性进行介绍。
@@总结2例染色体分析淋巴细胞培养失败的原因,阐述避免培养再次夫败的经验总结,探讨对第一次培养失败的特殊病例,应光监测其淋巴细胞绝对值,再重复培养,避免对病人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以及避免试剂和检验人员劳动的浪费。
目的:探讨血栓通粉针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血栓通粉针联合常规疗法和对照组单用常规疗法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测定心电图。结果:血栓通粉针联合常规疗法在缓解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粉针联合常规疗法可明显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及心电图变化、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常规予西药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血脂、血液流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常见表现。按其症状应当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病范畴。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独立的心血管病。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应以“高血压病”做为中医诊断名称,承认客观存在的病理改变和临床体征。在中医辨证中要用中医理论去阐述其病因病机。笔者认为,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性为阳气亢盛,而阳气亢盛又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治疗上,应以血压恢复正常为主要治疗目标。在治法上,总结出平肝熄风法、重镇潜阳法,清火疏风法、化痰利湿法、滋阴补肾法、活血化瘀法6条中医治疗原则。
基因全息从细胞到人体,在“形神合一”层次,重点是在阴平衡补偿层次,其自控和自洽调节机制,决定着的形体和“精气神”的物质基础。器官血液微循环决定生理功能。心肌收缩的能量来源几乎只依靠氧化代谢,脑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占机体耗氧量的20%。以血液微循环为特征的肺泡,肝血窦,肾小球及冠脉循环,肺循环,脑循环决定人体血液循环及其生理功能。人体“精气神”的气化状态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在“形神合
@@脑梗死是中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我们自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应用血栓通(粉)针剂,配合常规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及对照组(66例),分别给予血栓通和复方丹参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ADL。结果: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血栓通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结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立体定位向脑内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出血后6h、12h、1d、3d、7d时间点VEGF的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数作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结合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脑出血后6h 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