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战人员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惊恐、视野狭窄、听觉排斥等非适应性反应不仅可能直接导致非战斗减员,还会间接影响参战人员的思维、判断和决策,从而使整个战争失利,这种非适应性反应被称为战斗应激反应。经历了"思乡病"、"炮弹休克"和"战斗疲劳"等不全面的认识后,战斗应激反应在《美国国防部指南》中定义为军人在战斗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经历压力事件,产生的期待性、预测性、躯体上、认知上、情感上及行为上的综合心理反应。近年来,由于战斗应激发生率逐渐升高,相关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其领域涉及到战斗应激类型及影响因素、干预原则和方法技术等,主要目的是为控制战斗应激的发生提供科学支撑。战斗应激反应根据症状轻重和类别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保护性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团队领导力和凝聚力等,帮助抵御来自应激源的影响。而死亡威胁、恶劣环境、不佳的身体状况等是战斗应激发生的危险性因素。战斗应激反应的认知神经研究发现,儿茶酚胺类激素的分泌,可使个体处于警觉和兴奋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体作战效能提高,但过度的警觉会产生对于危险信息的过度评价。同时,激活的杏仁核与前额皮质的相互作用,能够干扰执行控制功能,促进非理性行为的发生。长时间的应激甚至可能改变脑结构,衍生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基于此,国际上提出了诸多战斗应激反应的干预原则,比如PIE原则,IMPRESS原则和BICEPS原则等,这些原则大多强调在前线进行及时简单的处理,以尽快恢复战斗力为目的,并要求提供必要的生理支持、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具体而言,通过作战意志晤谈、创伤危机管理、快速眼动脱敏再加工、自我状态疗法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战场环境的应激控制,所有的方法均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并通过战争实践的检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度。今后,战斗应激反应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适应战场环境的快速评估工具和通用标准,提升效率;发展实战化仿真模拟训练,战前提升军人心理应战能力,降低战斗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建立适应我军的战斗应激反应控制单元,进行有效的应激管控;战斗应激反应的发生和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