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东台市烟粉虱发生的气象学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全球性多食性害虫。江苏省自2001年发现烟粉虱以来[1],全省各地先后发现为害,并且为害范围和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江苏地区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和瓜果、果蔬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2]。东台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果蔬和棉花产区,自2003年3月首次发现烟粉虱危害以来,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采用K-2127B多功能土壤电阻率测试仪,依据四极探测法测试土壤电阻率.研究过程中,着重选取杏山子站、人民广场站、彭城广场站、徐州火车站站、狮子山站、一号路站、徐州东站站7个单体附近的土壤作为测试点.每个单体附近选取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个测试点,并依次选取1m~10m极间距进行测试,获取第一手数据.为了更直观的阐述7个单体附近土壤电阻率的情况,我们依据测试数据,对7个单体附近土壤电阻率水平
手足口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伴手、足、口和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 (EV71),本病通常临床表现较轻且呈自限性,但也可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心肺并发症的出现,特别是当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时.在中国手足口病第一次流行是在1981年上海,2008年中国手足口病大流行起源于安徽阜阳,导致353例严重病例发生和22例
温室大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温室大棚中的蔬菜、林果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湿等小气候条件,而以太阳能为热量来源的温室大棚内的小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天气条件的影响.2012年昆山市气象局在昆山巴城葡萄研究所安装了两套小气候对比观测自动站,对大棚内外的气温、日照、湿度等开展连续观测.本文根据近三年葡萄大棚温室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棚内外温度变化特征,并对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大棚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8月7-8日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和台风为这次大暴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条件。西风槽前暖湿气流携带的水汽,和台风外围的偏东气流这两条水汽输送通道,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上冷下暖,高温高湿导致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使得强降水发生、发展并
传统的坐标纸法、系数法、剪纸法、称重法等叶面积测定方法原理简单,但操作繁琐、效率低、误差大。器测法设备价格昂贵,维护复杂维修不便。近年来,基于图像扫描或拍照技术的测量方法实现了叶面积的测量,但存在技术环节多,系统集成性差的不足,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简便、快速、准确测量作物叶面积的方法。
2014年入梅以后,常州于6月26日出现首次暴雨过程,7月2日随之同样出现暴雨,两次过程降水强度强,历时短,造成的灾害明显,本文使用实况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降水过程中气压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两次过程的气温和露点变化较小,基本持平.2、700hPa在黄淮之间35°N附近都有明显的切变线存在,但是幅合强度看2日强于26日.850hPa在淮北也有明显的切变线存在,
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2006-2012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以及榆中站气象资料,分析了陆面各辐射收支分量对于气候波动的响应,并且研究了地表反照率的年际波动变化,讨论了各陆面过程参数对于黄土高原气候背景年际波动的反馈。并且根据黄土高原降水类型将全年分为冬夏半年进行讨论,以得到更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结果显示,2006-2012年气温降水的趋势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暖
前人的研究表明,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引发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发生发展的结果.目前,对于较少发生的春季的,且非短时强降水引发的暴雨的研究还不多.2015年3月17日-18日镇江出现区域性暴雨.镇江市(31°37N~32°19N、118°58E~119°58E)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在地理位置上属江苏中南部,兼具江淮南部与苏南地区的天气特征,发生在镇江的这次春季暴雨过程在江苏中南部具有较为
根据梅雨期有关环流系统的演变特征,运用江苏划分梅雨的关键指标来考察2014年常州地区梅雨的特征量在出入梅中的反映情况,并应用气候评价上梅雨检测新规对2014年出入梅的界定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副高的指标在出入梅中较为一致,均有较明显的反应。从梅雨新规监测结果来看,常州地区6月25日-7月5日为今年梅雨期仅有的一个完整雨期,同时副高条件也满足监测指标的要求,符合气候概念定义的梅雨,这与天气预报业务的梅
继SUM06、AOT40之后,基于气孔臭氧累计吸收通量(AFstY)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臭氧风险评估中。然而通量模型中的阈值Y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植物对臭氧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如何动态模拟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对于提高臭氧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如何定量化冬小麦对臭氧的防御效应,Musselman R C和Massmann W J(1998)结合气孔吸收通量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