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余韵--飞龙桥至片马古道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南古道在云南西部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着博南古道,云南西部开发、对外发展的历史也大规模展开,云龙县飞龙桥至泸水县片马到缅甸的古道就是在此背景下开拓的.
其他文献
围绕一带一路的这个研究会议最近参加了好多个,前几天在来云南的前两天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一个研究生的论坛,也是关于一带一路的,论坛里讨论了西北的丝路、海上的丝路.还有今天研讨的西南的丝路,甚至现在还提出了草原丝路这样的一个概念.赵敏教授的这篇文章,给了笔者很多的启发。博南路作为一条国际通路,它是商路更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之路,是一条文化走廊,而民族交流互动的过程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也是地方
笔者发言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永平经济开放与发展的思考”.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起起落落及其原因,二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永平的开放发展.上午专家们谈的比较多的是除了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外的,还有一条路经永平的西南丝绸之路.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刘彻第一次从出使过西域的张骞口中得知,从蜀地出发,有一条可通印度的便捷商路.武帝闻之大喜,从此便一直努力开通官道.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国家为云南确定的新定位、明确的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目的是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新高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开放发展格局
笔者发言的题目是《挖掘历史文化的资源,服务永平经济建设》.实际上,对永平这个地方真正的有些了解或者比较关注,是从2011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施志镒导演、编导当时邀请、采访、拍摄了“博南古道”这一部纪录片开始,(后来在中央台播了几次),这个时候开始对永平有一些关注和了解.当前要打造永平的旅游经济,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样不懈坚持下去,对整个永平的脱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博南古道”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横穿楚雄、大理、保山三地州.“博南古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章以博南古道永平段佛教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佛教在博南古道上的传播情况.提出了保护和发掘博南古道佛教文化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明代军屯是中国历史上推行范围最广,制度最完善,作用也最显著的军事建设制度.云南军屯的成效也非常显著.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在平定云南的过程中便开始在云南部分地区屯田.至洪武十九年,明太祖又正式“定云南屯田”,形成了“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的局面.永平是滇西重地,交通、军事地位凸显,明政府在此也加大军屯建设力度,在明代云南军屯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依据明代方志、碑刻资料,对明代永平军屯的情况
笔者主要讲了创作三集纪录片《博南古道》的经历,还有一些想法.初到永平的时候是2011年,时任的宣传部长跟我联系说想宣传一下永平.在这个情况下就收集一些文字资料.最后选定了博南古道作为宣传的主题.想通过博南古道来展现咱们地方的历史、文化还有民俗包括饮食文化等等.
笔者论述了《西南丝绸之路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初探》这个话题.这个课题,虽然还不成熟,但确实想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永平人,或者说是在古道边、在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边长大,今天有特别想讲这个课题的欲望.原因就是希望永平能够在某些发展支点上,找到与博南古道相契合的点来促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此,首先今天向各位尊贵的老师们汇报两点.一点是博南古道在历史上与永平的相契合;第二点是新时期要努力地寻找永平(包括
永平召开的这个会议,是主动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做为一个省文化报纸的记者和编辑,看到这样一个研讨会,感到非常欣慰.永平的博南古道最大特点,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商旅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化通道,因为路是人类延续自己的一个方式,在云南一直是个腹地,离大海比较远,所以云南一直向往走向海洋,这是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以前的“大通道”、“桥头堡”等战略的实施.永平是处在“一带一路”、特别
给李开义老师作点评,有点班门弄斧了.李老师的有些观点,笔者还是比较赞同的.第一,博南古道的文化历史意义有哪些,他讲清楚了.第二,就是结合当下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他提出的观点也比较赞同.因为是永平人,老家是永平,现在大理州各县家家都在办节日,县上办博南古道文化节的出发点,就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主动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桥头堡建设.当然也是总书记要求云南的三句话:第一,主动融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