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对鸭胚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孵化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禽类胚胎发育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孵化温度能引起胚胎期和出生后表型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孵化温度改变引起胚胎期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是导致表型差异的重要原因。然而,引起这些基因表达量变化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农华肉鸭为试验对象,通过qRT-PCR和Sequenoms Mas-sARRAY平台,检测孵化温度上升1℃对不同发育阶段鸭胚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及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并分析二者间相关性,旨在探索孵化温度改变造成禽类表型变化的原因。
其他文献
1引言家禽细菌性疾病是当前养殖业中一个较为严重问题,疾病频发而且影响规模大.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天然免疫参与并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其中,NLR样受体家族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类信号传导型PRR.NLRC5是2010年在小鼠上被发现的新型NOD样受体分子,是NLR家族最大的成员,在免疫组织和器官中高度表达.虽然随着大量的研究表明,N
1引言淅川乌骨鸡是2011年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中的一个新的遗传资源。具有"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等特征。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效率数量的提升,全基因组重测序已经成为人类疾病和动植物分子育种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全基因组扫描检测与动植物重要性状性状相关的变异位点,为研究物种遗传多样性和进化选择模式提供了高效准确的研究手段。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淅川乌骨鸡与红色原鸡参考基因
1引言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RNA,研究发现miRNA对家禽胚胎发育、性腺发育、肌肉生长、脂肪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对雏鸡免疫抑制的调控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试验利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构建雏鸡免疫抑制模型,通过高通量Solexa测序技术建立鸡胸腺miRNAs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miRNAs预测的靶基因进行分析,为揭示家禽免疫抑制的转录后分子调控
1引言种鸭育种过程中,个体和系谱的信息至关重要,种鸭个体和系谱信息的标记技术尤为关键,其关系到信息的准确性。种鸭个体信息的标记,传统方法主要采用佩戴翅号,即将含有数字信息的金属片佩戴到鸭子翅膀的三角区,信息需要人工读取。传统的方法对雏鸭的损伤大,容易引发感染,且佩戴起来比较困难,劳动强度大,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又容易出现丢失,信息要人工读取,出错率高,严重影响了选种的准确性。二维码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egulator of phosphate homeostasis,is highly ex-pressed in bone and regulated by dietary phosphorus in mammal.Few articles reported FGF23 mR
1引言剩余采食量(RFI)是指畜禽实际采食量与用于维持和生长的所需的预期采食量的差值,是衡量饲料转化率的有效指标.剩余采食量受到糖、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新陈代谢能力、能量平衡等因素的影响.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s,长链非编码RNAs)是指一类含有200个核苷酸以上,但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长链RNA分子.大量研究表明,lncRNAs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
1引言脂肪酸从头合成(DNL)是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过程,它能将体内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酸。哺乳动物颗粒细胞中的DNL通过影响其卵泡的发育、增殖、凋亡与激素合成等过程进而影响其繁殖性能(Ameer等,2014)。而对于禽类来说,DNL机制可能对其颗粒细胞乃至卵泡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禽类卵泡的发育伴随着大量卵黄的积累。然而,对于禽类卵泡中DNL的报道却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对鹅卵泡尤其是
1引言颗粒细胞(GCs)是卵泡组成成分之一,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不仅能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支持,也能通过自身的增殖、凋亡调控卵泡发育的成熟或闭锁。鸟类卵泡按直径分为等级前和等级卵泡,等级前卵泡按颜色分为大黄卵泡(LYF)、小黄卵泡(SYF)、大白卵泡(LWF)和小白卵泡(SWF)。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探究鸟类特定发育阶段卵泡中GCs的功能机制,但对不同发育阶段卵泡GCs的形态及功能特
1引言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成熟的法氏囊中含有超过10 000个滤泡,这些滤泡为B细胞的发育提供了合适的微环境。随着禽类法氏囊的发育,囊B细胞依次经历了迁进、增殖、分化和迁出的发育过程。然而,95%的B细胞最终凋亡。有关禽类法氏囊B细胞凋亡的现象与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胚后发育阶段,胚胎期作为生命发育的第一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关于囊B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我们前期发现鸭胚胎期法氏囊B细胞存
1引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PPAR家族成员,在脂肪细胞分化、脂质沉积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朱凌雁等,2011)。研究表明,PPARγ能够通过调控脂肪酸从头合成关键基因如ACC、FAS和SCD-1等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沉积(Eisele等,2014)。迄今为止,关于鹅PPARγ基因序列及其在卵泡脂质沉积中发挥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以天府肉鹅为研究对象,首先克隆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