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区不同作物需水特征及水效益比较

来源 :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新疆石河子垦区50年气象数据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分析了主要作物生长季节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分析了不同作物需水量与缺水量历年变化趋势以及作物生育期需水与降水量耦合特征,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资料,对主要农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水分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春小麦和冬小麦50多年来需水量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其他作物变化趋势相对比较平缓,7种粮食作物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稻>春玉米>冬小麦>春大豆>春谷子>春小麦>薯类;7种经济作物需水量排序依次为糖类作物>蔬菜作物>苜蓿>棉花>麻类作物>油料作物>瓜类作物,5~9月份作物需水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差.该地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春小麦、春玉米等粮食作物最高,其次为棉花、番茄和苜蓿,而葡萄、蔬菜和蟠桃等类作物相对较低;从水分经济效益比较来看,以葡萄、蟠桃、蔬菜等类作物最高,苜蓿、棉花等次之,而春小麦、春玉米等粮食作物最低.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悬浮固体、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净水机理和数学模型,并对其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重点就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技术对养殖废水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平均水力负荷为600mm/d运行条件下,人工湿地能有效地降低养殖废水中总悬浮物(TSS)、高锰酸盐指数(IMN)、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4+)、亚硝酸盐氮(NO2--N)、硝态氮(NO3--N)以及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进化效果分别达到84.0%、60.9%、70.4%、39.6%、59.1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的增大,用水量增加,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本文从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水稻发展及水稻用水现状出发,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证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强化农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挖掘田间节水潜力,稳步控制区域水稻种植面积.
本文在调查和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水环境恶化加剧、农业与非农业用水矛盾难以缓解等问题是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建立山东特色节水农业理论框架、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模式、节水型种植结构和节水农作制度的应用理论体系是建设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任务;同时指出实施制度节水、高新技术节水、节水技术标准化和科技平台等是加快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的战略
西北地区在战略上是支撑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农业节水关系到国家生态建设问题,建立西北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农业节水的必要保证,提出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原则、标准和途径.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女性化趋势,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节水农作制度研究中的目标群体、科技传播过程、收益群体、决策群体、女性社会地位、女性劳动行为、男性与女性对农作制度的关注点等进行了性别分析,总结了农村女性在节水科技选择中表现的行为特点,包括文化素质低于男性、更羞涩、时间更分散、更关注短期效益等.并从技术设计、推广方式、技术人员行为、模式筛选与政府作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季节性干旱的多发性、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西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基本思路,即:以多熟种植为特色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以保土保水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水灌溉与集雨补灌技术;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性能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水作为种植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区域种植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分析江苏沿江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季节性干旱问题为基础,提出了该地区抗旱高效种植制度的调整重点.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用于估算作物蒸发蒸腾的SIMETAW模型,同时对其输入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辐射、温度、降雨、生育期长短变化均会对ETo、ETc、ETaw和ETr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和辐射与ETo、ETc影响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温度过高、辐射值过高或过低都将使ETr值降低;生育期内降雨与ETaw基本呈负相关关系;生育期长短变化与四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过早播种或过晚收获都会增加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对农业的影响可能是严重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1961-2006年华北平原典型气象站点逐日的气候数据资料和农业气象试验站作物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日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FAO推荐的比率法计算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内的有效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