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erin对HUVEC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与分析多种内皮细胞分泌因子的水平,包括: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探索不同浓度Chemerin干预对基础水平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生理浓度的Chemer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通过检测并分析细胞内生存关键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中(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 13 K/Akt)AKT,磷酸化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表达水平,探讨Chemerin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1.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2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12,HUVEC-12),依据不同浓度的重组Chemerin分别干预24小时或48小时,共12组,Chemerin浓度(0,5,25,50,100,200ng/ml)分别为24小时①-⑥组,48小时⑦-(○12)组,应用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NO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IL-6、ICAM-1、VCAM-I水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得出Chemerin对基础水平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结合既往资料与实验结果推算最适干预浓度与时间(浓度:Chemerin 100ng/ml,干预时间:24小时);2.Chemerin对TNF-a诱导的HUVE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设A为未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B为Chemerin组:给予终浓度为(100ng/ml)Chemerin干预;C为TNF-a组给予终浓度为(50ng/ml)TNF-a干预;D为Chemerin+TNF-a组给予终浓度分别为100ng/mlChemerin+50ng/mlTNF-a干预:E为LY294002组,LY294002为P13K特异性抑制剂,给予终浓度分别为100nglmiChemerin+50ng/ml TNF-a+20μmol/LLY294002干预.于24小时应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水平;HUVEC的IL-6、ICAM-1、VCAM-1水平,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HUVEC-12的AKT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AKT,p-AKT,eNOS,p-eNOS蛋白水平.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Chemerin能上调HUVCE-1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NO水平,并且在5ng/ml24小时即明显增高,其诱导作用在(0-100ng/ml )范围内呈浓度依赖((P<0.05),在25-200ng/ml浓度范围48小时组较24小时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ng/ml组48小时组较24小时组NO的水平增高(P<0.05),各组IL-6、ICAM-1、VCAM-1之间相比无差异(P>0.05);2.Chemerin组较空白对照组,NO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p-AKT、eNOS及p-eNOS的水平增加(P<0.01),对AKT蛋白及AKT mRNA的表达无影响(P>0.05):3.Chemerin+TNF-a组较TNF-a组IL-6、ICAM-1、VCAM-1、NO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p-AKT、eNOS及p-eNOS的水平增加(P<0.01),对AKT蛋白水平及AKTmRNA表达无影响(P>0.05);4.LY294002组较Chemerin+TNF-a组ICAM-1,VCAM-1,NO增高(P<0.05),IL-6未见明显改变(P>0.05),下调p-AKT(P=0.000),p-eNOS及eNOS蛋白表达(P<0.05),但对AKT蛋白水平及AKTmRNA表达无影响(P>0.05). 结论:1.Chemerin能抑制炎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粘附分子和炎性分子,可能对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Chemerin可以上调NO的释放,以上作用与eNOS及p-eNOS活化有关,P13K/AKT-eNOS途径参与了上述作用;3.Chemerin对炎性损伤下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潜能,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并筛选出肢体痉挛的ICF核心项目,为全面整体的痉挛评定提供初步的特异性测量工具.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50例,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临床评估,将ICF检查表评估结果中频率≥30%的项目提取形成痉挛ICF核心项目Ⅰ;将ICF调查表制定成调查问卷1,发送给8名医生和5名治疗师,统计问卷调查1中ICF各个项目的频率,≥50%的项目作为痉挛ICF核心项目Ⅱ;再将ICF核心项目Ⅰ和Ⅱ整合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动脉夹层致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7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血管超声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33-52岁,平均(42.9±6.6)岁.1例有高血压病史,6例无基础疾病.6例首发症状有患侧头部或颈部疼痛.2例在脑梗死之前有TIA发作.4例前循环受累主要表现偏瘫、1例伴发作性右眼视物模糊.3例
某患者行全麻下后正中入路髓内瘤全切术后出现发热、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切口脓性渗液现象,术后7月下肢无力伴麻木,采用ProKin254康复系统评估后生成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躁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每天训练时间40min.治疗7天后,患者本体感觉ATE值左侧踝关节11%,右侧踝关节15%,治疗有效.
本文以1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脑卒中后15d内即进行强化安全饮食疗法结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仪和基础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除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间接吞咽训练外,仅在疾病进入恢复期后采用常规的饮食护理.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57例,有效率为81%;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49例,有效率为57%.早期强化安全饮食疗法的直接摄食训练后,既能满足患者吞咽训练不同时期
本文对6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低中频电刺激,20 min/次,1次/d,疗程8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共8周.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Bathel指数均为13.13±3.28,表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能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改善步行能力.
本文将35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组(1号为康复组,2号为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不限制针灸、推拿、康复训练、自我锻炼等方法治疗.康复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期康复方案早期介入进行治疗.结果综合康复早期介入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差异显著,总体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方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
本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脑梗死治疗,rTMS组选用磁刺激器及8字形线圈水平放置于刺激部位;假刺激组线圈垂直放置于磁刺激部位,患者能听见刺激器的声音.两组均从发病后第3-5d开始,连续治疗10d.治疗后3d、7d和10drTMS组NIHSS、IL-6和TNF水平明显低于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rTMS可能通过减轻急
目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别采用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及单独氯吡格雷灌胃治疗与氯吡格雷灌胃联合BMSCs移植治疗,观察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梗死面积及Bcl-2、Bax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
目的: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干预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观察各组血清TNF-α浓度、神经功能评分、caspase-3表达,探讨阿司匹林干预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n=44).根据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模型自然恢复组(A组),BMSCs移植组(B组)、阿司匹林干预组(C组)和阿司匹林干预BMSCs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