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病情危重的早产儿来说,心电监护是临床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电极片是连接心电监护仪和患儿必不可少的医用传感器,由于一次性电极片的芯头是由银像氯化物制成,与早产儿皮肤连接处有粘合胶,这些外界物质长时间持续接触患儿皮肤时会对其皮肤造成一种外源性刺激,同时由于新生儿未发育好的皮肤特征,易发生皮肤反应,如红、肿、水疱、破溃等现象.PDCA循环或称戴明循环(Deming Cycle),是管
【出 处】
: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病情危重的早产儿来说,心电监护是临床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电极片是连接心电监护仪和患儿必不可少的医用传感器,由于一次性电极片的芯头是由银像氯化物制成,与早产儿皮肤连接处有粘合胶,这些外界物质长时间持续接触患儿皮肤时会对其皮肤造成一种外源性刺激,同时由于新生儿未发育好的皮肤特征,易发生皮肤反应,如红、肿、水疱、破溃等现象.PDCA循环或称戴明循环(Deming Cycle),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处置)4个阶段.根据PDCA循环的运作原理,将这套方法归纳为8个步骤.运用PDCA循环4个阶段8个步骤降低早产儿心电监护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时安全性最佳.导管异位分为原发性异位和继发性异位.原发性异位发生在置管时,继发性异位发生在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异位是新生儿发生PICC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可导致机械性静脉炎、胸膜腔渗出甚至心包积液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出生体重<1500g,需通过
随着循证医学在中国卫生保健领域的发展,循证护理目的不再仅满足于系统的文献检索,形成最佳证据,而在于“缩短证据与实践的差距”,探索最佳证据落地于临床.但由于循证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最佳实践推荐的传播和最佳证据的应用仍然较零星.关于如何有效应用证据的争论折射出的问题是,证据应用者缺乏对循证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多元素的正确理解,缺乏对循证实践过程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估.证据应用于临床是组织或机构实
自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专业型硕士以来,儿科MNS于2011年开始首批招生.目前,仅有协和医学院、复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少数院校有儿科MNS的招生资格,而重庆医科大学是唯一将儿科MNS划分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制定相应培养方案的院校,也是招生规模最大的院校.作为全国最大的儿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比例达60%以上,复杂的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新生儿.近年来,早产儿出生率占新生儿的8%~10%,且有上升趋势.早产儿胎龄小,体重一般在2500g以下,身长不足47cm,各器官结构与功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易发生各种疾病,死亡率高.由于新生儿的提前降临,家长往往缺乏心理准备.早产儿入住陌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e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不可控性,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家长
随着中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早产儿自身发育特点及早期高危因素、合并症等,成长期早产儿仍需要在体格生长、智力运动发育、健康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并接受专业人员的定期检查及指导、治疗.因此,出院后的早产儿并不意味着治疗、管理的结束,而是新的治疗、管理模式的开始.本研究旨在通过严格设计的方案对早产儿进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以期更好地保障及促进
无创辅助通气是指通过鼻、面罩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是一种专用于新生儿的无创通气技术,具有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疗效显著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气道密闭性,维持有效的N-CPAP压力.管道固定是否妥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新生儿皮肤薄嫩,鼻面部皮肤缺少对肌肉及脂肪的保护,使在使用无创呼吸机中易引起皮肤接触
延续护理模式是指临床护理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支持性护理方式,对出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实施后期护理的一种方式,以有效促进患儿发育与生长.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极低体重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各种疾病,其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如果家长喂养不当,患儿容易发生宫外生长迟缓(EUGR).EUGR可对早产儿近期影响体
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二胎时代的来临,高龄孕产妇的增加,使得早产儿出生率逐年增加.年轻父母对早产儿的特点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匮乏,出院后不能有效地实施延续性、发展性照护.为保证早产儿接受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预后,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重视早产儿家属的健康指导,探索不同方式的指导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护理要求意识的提高,也使护理健康教育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信息
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期的疼痛可影响神经发育并影响后期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包括疼痛状态的改变以及后期执行能力的下降此外,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可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如缺氧、高碳酸血症等.因此,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成人更为持久和强烈,并且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长期影响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在NICU中很多护理活动和护理操作都会引起疼痛.最易引起疼痛的操作有经鼻或经气管插管内吸痰、足跟采血、更换敷料等.研究发现中心静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又称医院感染,可在医院内病人中进行播散,甚至流行.院内感染源有细菌、病毒、真菌等,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etamase,ESBLs)是引起临床院感的主要细菌.ESBL菌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在内的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强大水解作用的酶.引起临床感染的产ESBL菌依次为肺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