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

来源 :全国保护性耕作与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冀北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本研究从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茬口特性角度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征及主要作物间的轮作效应,结果表明有无秸秆覆盖或者覆盖量的多少会显著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免耕无覆盖情况下土壤温度要高于翻耕土壤温度,秸秆覆盖情况下结果恰好相反。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说明免耕可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对早春和晚夏的干旱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不利于雨水下渗在降雨丰富的年份或地区免耕土壤含水量要低于翻耕土壤,对此因通过增加覆盖来扩大保护性耕作的保水作用。在茬口特性方面,无论是在翻耕条件下,还是在免耕条件。玉米都是各作物最好的前茬,且本身连作产量不受影响;而胡麻在各茬口中的表现最差,且本身不耐连作。这为指导该地区根据不同茬口特性,合理安排茬口搭配以获取最大的作物产量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长牡蛎是世界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是进化地位重要但研究相对较少的冠轮动物超门的代表种,但目前对长牡蛎基因组的信息所知甚少。快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为长牡蛎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本研究对构建的第一个报道的长牡蛎fosmid文库进行了末端测序和序列分析。主要结果1)构建了长牡蛎fosmid文库,该文库包含459,936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分布在23-48Kb,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K,连续培养5
卫生部在2003年将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以暴发形式出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旦发生暴发或有疑难,需要快速检测、快速控制的方法,以提升疾病控制能力,为深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在我国,小管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目前,对于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显微镜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直接沉淀镜检法、胃
取2个选育系之间经过群体交配制备得到的4组皱纹盘鲍苗种,分别置于不同水温条件下培育,评价它们在不同培育水温下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材料:皱纹盘鲍的供试苗种繁育于2008年4月,亲本分别是“97选群”与“S选群”,通过群体间交配共产生4组子代,按常规方式培育到9月龄时开始本实验。其中“97选群”是从1997年开始选育的群体,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适应我国北方的培育环境;“S选群”则是1998年从北方移养到
2007年8月~2009年4月对广州市辖8区2市进行了水生生物本底调查,调查水系包括广州市管辖的流溪河、增江、琶江、珠江水系广州河段、狮子洋和伶仃洋以及南沙区的4个海岛。从花都、增城和从化的山溪到珠江的出海口、广州下辖的海洋,以及水库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设132个样点,各样点每季采样1次。结果:初步鉴定贝类62种,隶属2纲、11目、30科。其中瓣鳃类24种,隶属6目11科:腹足类5目、19科3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日本血吸虫病的孳生、传播和分布起着关键性作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面积广、环境复杂,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3S等空间技术的发展为血吸虫病监测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的地面资料结合3S技术,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钉螺孳生地的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方便、快速的掌握钉螺孳生地分布,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情况。为探讨鄱阳湖区洲滩钉螺孳生与植被空间分布的关系,掌握
作者在福建省各地采检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标本中,发现其感染率高低除与大环境(地理地貌、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因素有关外,常与螺的所孳生微型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宿主螺类,包括短沟蜷、拟螺螺、大瓶螺和褐云玛瑙螺孳生环境及其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卫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寿宁县杨梅溪,溪宽2m~3m,溪流有一定坡度,流水相对较急,溪床由石
福建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李友松等,1988)和福建省淡水蟹类携带并殖吸虫囊蚴调查(张时阳等,2007)均表明福建省永泰县为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长期以来未见该县有斯氏并殖吸虫病原报告。2009年1月,以肺吸虫病病例为线索,调查永泰县赤水村肺吸虫病疫源地,显示当地为斯氏并殖吸虫病疫区,并发现传播斯氏并殖吸虫的中间拟小豆螺属1新种,拟钉螺属1新种和南海溪蟹属1新种。本文对结果报告做出综述。
本文针对喀斯特石山地区可利用土壤资源十分贫乏的现状,分析了免耕覆盖在遏制石山地区石漠化、保护和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石山地区坡地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以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提出免耕覆盖可以作为保护喀斯特石山地区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为了探索免耕与常规耕作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黑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2年开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免耕、秋翻和垄作耕作方式下不同轮作试验。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4个区组。运用SPSS中的LSD方法对连续五年的玉米和大豆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不同耕作处理下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免耕玉米和大豆的田间作业次数比垄作、秋翻的作业次数分别减少了3次和6次。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
免耕覆盖能有效地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将影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观测和实验分析,评价了实施免耕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增大土壤容重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降低土壤入渗率,总体来看对土壤物理性能有一定的改善;连续实施免耕5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2年免耕地、传统翻耕地分别高10.7%、26%,土壤全P含量比传统翻耕提高87%,免耕覆盖有助于提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