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承载性能及处理措施初探

来源 :西南地区第一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地基含有岩溶洞室和溶蚀裂隙,在自重或者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出现地面变形,地基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本文以某地区高层建筑岩溶地基为背景并运用MADIS/GTS NX对高层岩溶地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随着楼层的增加及不同岩体参数条件下,岩基内的竖向位移和塑性区开展情况,以期初步定性评价岩基的安全性;对岩溶地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群桩与岩基结合形成复合岩石地基改善地基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调节岩基的竖向位移和塑性区开展情况;对处理后的复合岩石地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主要是研究在不同桩径和桩距等因素下,岩溶群地基内的力学性能,为该地区的建筑结构设计以及地基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中国铁路隧道极限状态法设计转轨中,通过校准洞门结构标准图获得了洞门结构标准图隐含的可靠度指标,并以此确定了洞门极限状态法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和调整系数.但这些表达式和系数并未正式用于实际工程的洞门结构设计,为验证其对洞门结构设计的普适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浦城至梅州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隧道工程洞门结构设计为背景,选取耳墙式、单压式、台阶式洞门,采用工点实际设计参数,分别按照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进行洞
本文分析了协同设计的现状,对当前的主流协同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不管是同平台还是异平台都是基于模型的数据交换,在专业间协同时虽然各有优劣势,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适应专业需求和数据无损流转的矛盾.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互通的协同设计新思路,介绍了按照该思路研发的地质专业平台的基本架构,详细阐述了关键环节的协同应用步骤和相关工程实例.
拱坝设计中合理选择建基面及合适的拱坝体形,即可减少基础开挖和大坝混凝土工程量,也能节省工程工期,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叶巴滩拱坝建基面以“以岩级为基础,以安全为准则;合理利用弱风化Ⅲ级岩体、充分利用深卸荷带以外的紧密岩带作为大坝基础岩体,并分区段确定利用程度”为选择原则;拱坝体形用采适应性强、应用多的抛物线双曲拱坝体形,并采用拱梁分载法、有限元法进行静动力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进行分析论证
本文简述了泥石流典型特征和运动特性,近年来水石分流技术发展情况.论述中国电建成都院在堆积区采用停淤场进行水石分离的新技术及工程实例,为大型泥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针对并行既有高速铁路长大深基坑的支护、降水问题,以红光大道犀浦双铁站前下穿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自身变形及对邻近高铁桥墩变形的影响,提出了卵石土富水地层中采用单侧咬合桩加钢管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基坑外采用单侧降水的工程措施方案.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开挖对高铁桥墩的影响,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本文对中国自一里、小天都、金康等气垫式调压室位置、轴线、洞型研究进行了总结.其最小埋深180~440m,山体抗抬稳定性安全系数在1.34~1.81之间;岩体质量及成洞条件较好,以Ⅱ类、Ⅲ类围岩为主;最小主应力在4.42~6.97MPa之间,为气室最大气体压力1.21~2.12倍;高压压水岩体透水率大部分小于1.0Lu.总结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在艰险山区隧道进出口多位于地形陡峭、岩体破碎的地段,线路经常受到危岩落石的威胁.新建郑州至万州高速铁路豫鄂省界至万州段穿行于山区、峡谷地段,地质构造复杂.沿线灰岩、白云岩、砂岩、板岩、片岩组成的峡谷河段或陡峻山坡地带受构造地应力、风化营力和长期卸荷影响,危岩落石十分发育.在设计中,一方面选线时尽量绕避危岩落石较为严重的地段,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明洞等防护措施.由于落石大小、落石高度等因素不确定,明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席振铢,2014)是一种探测地下二次场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接收线圈至于反磁通平面,消除其暂态过程,接收纯净地下二次场.本文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原理出发,立足于在实际铁路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利用断层破碎带与周围完整岩体的瞬变电磁法反演相对视电阻率的差异,在新建铁路贵南线永兴隧道的地球物理勘探中,准确探明断层位置.通过与同测线地质资料对比,展示其良好的浅层勘探效果.
相比传统调压室,气垫式调压室有众多优势.目前已建或在建的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主要为地下埋藏式,较少采用地面钢包式.本文以印尼某水电站为例,在详细研究其基本地形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引水线路布置,就常规调压室方案、地下埋藏式调压室方案和地面钢包式调压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评估了各种方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国内外气垫式调压室工程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两种方式各自适宜的工程
文章以地基基础问题为主,从勘察与设计紧密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三种地基破坏型式的基础上,对浅基础到桩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完整而连续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讨,特别是把承载力的深度修正与地基状态转化联系起来,引入基础设计中的“m法”、计算了承载力深度修正的临界值.深度修正只是孤立地考虑了基础的相对埋深或桩的长径比,因而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而以m法则全面地将各种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并论证了用“m”法计算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