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评述近年来关于生物纳米磁铁矿的以一些重要进展,主要报告实验室在生物成因磁铁矿研究的新结果,并简单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挑战和下一步解决途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一法生物矿化与纳米结构联合实验室 北京 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评述近年来关于生物纳米磁铁矿的以一些重要进展,主要报告实验室在生物成因磁铁矿研究的新结果,并简单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挑战和下一步解决途径。
其他文献
多波束声纳作为对海底进行全覆盖扫测的技术,采集水深数据时,同步采集了与海底底质属性相关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提取并处理海底反向散射数据,可反演热液区的底质属性。挖掘多波束声纳的海底底质探测潜力,利用其全覆盖扫测的特性,尝试实现对热液区底质进行“面”的探测,能够探索针对热液区底质调查的一种新手段,形成对热液区底质进行“点”、“线”以及“面”的综合探测模式。
水下文化遗产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海洋探测技术,对我国近岸海域水下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选择重点海区进行水下文化遗产探测与保护技术研究。
综述了对地表进行三维监测的研究,指出了得到最优的三维形变估值都需要精确确定InSAR和GPS观测量的先验方差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量估计(Variance Component Estimation, VCE)的融合InSAR和GPS数据监测地表三维形变的方法,对此方法进行了概述。
本文利用PS/CR-InSAR技术获取陕西子长地区的滑坡形变场,通过分析滑坡形变场来监测其对西气东输管线子长段造成的影响,并对目前监测到对管线造成位移形变影响的两个滑坡区做了具体分析。
本文基于1992、1999、2006、2009年四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影像,采用世界冰川编目中广泛使用的波段比值法,结合人工目视判读法,获取了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冰川在各个时期的空间分布情况。文章对此进行了概述。
综述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科学技术成果,简要介绍了双星计划的应用现状,就双星计划总体方案的创新、取得的科研探测结果、技术成就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对于遥感影像获取格陵兰地区DISKO岛上的冰川变化信息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出发点是在众多学者对冰川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两方面考虑着手的:一是考虑DISKO岛上的冰川规模较小,其对气候的敏感程度相对格陵兰主岛大冰盖更高,因而对其进行变化研究能够较好的探讨气候变化情况,二是考虑到DISKO岛目前为止缺乏有关冰川变化的研究资料,通过对该岛冰川变化信息的提取,积累冰川变化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连续型”油气藏最新研究进展,解剖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气藏,进行“连续型”气藏成藏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气藏地质特征、成藏机理等进行了概述。
对歧口凹陷歧南次凹古近系油气成藏史进行深入研究,在高倍偏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包裹体片,确定主要的成岩矿物和成岩作用类型,进而划分成岩期次和成岩矿物形成时间序列和油气充注的先后关系,同时研究油气包裹体的分布、相态、类型、丰度、荧光等特征,结合油气包裹体所赋存的寄主矿物的成岩序列,判断油气进入储集层的相对时间,进而确定油气成藏期次;对与不同期次油气包裹体伴生的含烃盐水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获得含烃盐水包
本文选取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地区两个连续剖面(鲁甸县的水磨和大地)进行了古地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最后的结果,通过地层对比,获得了本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磁场极性倒转序列,即早期的正极性和后期的负极性。结合地球化学定年,通过进一步与地磁极性年表对比,认为本区峨眉山玄武岩持续的时间小于3 Ma。综合己有可靠的古地磁结果,获得了晚二叠世扬子块体的古地磁极为54.9°N, 252.8°E,进一步确认了扬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