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i-Cu二元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蚀性,Ti-Nb基形状记忆合金中添加少量的Ga可以提高其形状回复量.大多数合金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都与其合金元素的扩散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研究Ti-Cu和Ti-Ga体系的扩散行为,本研究通过制备Ti/Ti-10 at.% Ga和Ti/Ti-7 at.% Cu扩散偶实验,利用den Broeder方法,算出了Ti-Ga和Ti-Cu二元体系中bcc相在
【机 构】
: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361005
【出 处】
:
第十七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暨相图与材料设计国际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Cu二元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蚀性,Ti-Nb基形状记忆合金中添加少量的Ga可以提高其形状回复量.大多数合金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都与其合金元素的扩散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研究Ti-Cu和Ti-Ga体系的扩散行为,本研究通过制备Ti/Ti-10 at.% Ga和Ti/Ti-7 at.% Cu扩散偶实验,利用den Broeder方法,算出了Ti-Ga和Ti-Cu二元体系中bcc相在1273-1573K温度段的互扩散系数.基于文献报道的和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利用DICTRA软件,结合相关的热力学参数,优化了Ti-Ga和Ti-Cu二元合金系中bcc相扩散迁移率参数,其中对于Ga和Cu元素在亚稳的bcc相的自扩散系数,本研究利用半经验关系式计算,综合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可知,大部分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并通过模拟扩散偶的浓度曲线进一步确定了本研究中所优化的扩散迁移率参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这为钛合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圆柱壳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点激励获得结构的频响函数,选取不同方向的数据,基于正交多项式拟合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比较选取不同方向的试验数据时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发现:模态分析时,试验数据的多少对固有频率、阻尼比等模态参数影响并不大;获取模态振型时,并不是试验数据越多越好,仅考虑单个方向的数据有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船舶管内介质声功率是开展管路系统流噪声控制及消声设备消声效果评价的关键参数.本文首先给出了声功率的测试方法及其频率适应范围,并对某典型海水管路系统开展试验研究,给出了管路声功率及其传递特性.
针对传统基于相位中心近似(Phase Centre Approximation,PCA)方法的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成像算法在进行单阵数据转换时需要进行二维空变相位误差补偿的问题,本文基于Loffeld双基公式(Loffeld′s bistatic formula,LBF)方法,提出一种波数域成像算法.基于该方法,本文首先补偿类单基项,然后
随着CAD/CAE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有限元/无限元技术的CAE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模拟噪声问题的手段,专业的声学分析与仿真软件也逐渐走向成熟.本文基于对有限元和无限元技术的计算声学软件ACTRAN的研究与分析,选取某型舰船螺旋桨作为案例对象,预报噪声.同时,选取NX和ANSYS软件开展接口验证分析,验证ACTRAN具有良好的接口通用性和声学仿真性能.
本文针对实际中接收信号为实信号的特点,通过Hilbert变换将信号变为复信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Hilbert变换前后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域的特征变化,提出了分数阶Fourier域峰值比变化准则.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准则相对于传统的最大峰值准则更有利于线性调频回波信号的检测.
在对空气中背景噪声强度进行评估时常用到Z计权与A计权,尤其在海上噪声分析测量中,常采用Z计权对噪声进行监测与记录,后期再对记录的噪声进行A计权处理.了解二者的关系并定量描述将对噪声监测起到一定帮助.从声压级与计权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数学推导定量得出了不同情况下Z计权声压级与A计权声压级的关系,并用海上实测数据验证了它的准确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A计权声压级的估算值与实际值相差不超过4dB.本研究可
论述了声纳平台区吸声模块对降低声纳平台区自噪声的重要性;针对均匀分布圆锥形空腔的平板形吸声模块,建立吸声系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损耗因子、材料模量、材料泊松比及材料厚度等参数对模块声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时-温等效原理研究吸声模块声学性能的温度稳定性,选定了吸声模块主体材料;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
采用平衡合金法,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Zn-Co-Bi450℃和600℃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三元系在450℃等温截面存在5个三相区,600℃存在3个三相区;Bi几乎不溶于Co-Zn金属间化合物,Bi在α-Co中的溶解度不超过0.4 at.%;Co在L-Bi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450℃和600℃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0.8 at.%和1.7 at.
集成电路中Cu互连线在低温下可通过扩散形成Cu-Si化合物,而影响零件可靠性,在Cu中掺杂合适的元素来阻止Cu-Si化合物形成和界面扩散成为Cu互连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研究Al的添加对Cu/Si薄膜界面扩散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底上沉积Cu-0.9 at.%Al、Cu-1.8 at.% Al和Cu-2.7 at.% Al三种不同成分的Cu-Al合金薄膜,然后在真空气氛下
传统钴基高温合金主要通过难熔元素的固溶与碳化物析出进行强化,高温强度始终低于γ/γ两相共格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2006年,石田清仁课题组在Co-Al-W三元系中发现了具有面心立方有序L12结构的γ-Co3(Al,W),该合金的熔点比商业镍基高温合金Waspaloy约高100℃,而且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与Waspaloy相当.鉴于γ相的稳定性与弹性性质对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