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普教育与甘肃省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作为一个经纬度跨域广、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有着独特的人文背景和自然地理特征,本文试从甘肃省地质地貌的独特性出发,分析甘肃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地学科普品牌,结合以往的实践科普经验,探讨在青少年群体中可开发的地球科学课程与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其他文献
地质科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对大众而言,地质科学极其神秘.即使是地学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提升的认知过程,往往较为"遥远"和艰难.对于新事物和新理论,仅从教科书或论文中学习,虽然开卷有益,但面对面的传授交流依然永远不可替代,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的举行,可谓专业研讨和地学
本文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的三维实景模型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对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知识普及提供新的宣传思路和研究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声音、实景模型以全方位、沉侵式立体展示,通过场景交互使观看者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奉节国家地质公园雄伟奇壮的地质遗迹.
贵州三都姑鲁产蛋崖的石蛋,并非就地生产,而是地史上其北西侧陆棚边缘斜坡环境形成的震积拉裂角砾透镜化瘤状灰岩,在地震持续影响下向深海滑坡并演化为长距离滚动并磨圆,最终在深水滞流陆棚相、三都姑鲁地区的渣拉沟组炭质页岩中沉陷堆积而形成,瘤状灰岩虽在国内外普见,但密集产出形成如此产蛋崖景观,确实堪称罕见一绝。
龙首山地区位于我国甘肃省境内,河西走廊北侧,气候环境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主要岩性为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在花岗岩出露区发育有大量的风化洞穴,通常认为这些风化穴洞是风蚀作用的产物,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证实,西北干旱地区的风化穴主要是盐风化作用,而风蚀作用对岩石破坏作用贡献很小.本文通过大量的地质路线观察,研究了龙首山风化穴特征,认为这种地貌形态是干早气候条件下花岗岩出露区典型的盐分化地貌景观,并在此基础上
甘肃省地域辽阔,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频繁的地质构造事件造就了区内复杂的地质环境,致使区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本文将从甘肃省已确定的具有地学、科学价值的228处地质遗迹人手,结合全省地质遗迹的类型、特点与分布,对地质遗迹成因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
随着国家对科普信息化、智慧化城市建设与各类博物馆公益事业等重视,以及新时代父母对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视,将迎来以体验式科普教育和智慧化服务为核心的科普教育载体快速发展.地质类博物馆是面向观众普及地学知识的主要窗口,其配套设施的完整性、质量高低、形式丰度等都影响着其社会效益,尤其是博物馆的展陈,直接影响地质公园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的效果.本报告将探讨几种已经和地质类博物馆进行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新形
地学类创意衍生产品,能够更好地传播地球科学文化知识,为地球科学专题展览提供科普文化衍生品,更好地为地学博物馆的社会公众教育服务。产品开发从地球自然科学、设计艺术学为研究重点,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地学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为地学类文化建设服务,为地球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服务,以填补地学类文化创意纪念品的科技与艺术含量不足的现状,弥补国内地学类博物馆行业空白。
本文从中国地质博物馆实际工作出发并以之为例,改变单一的就展品说展品的地学科普教育模式,以激发观众求知欲和探索行动为目标开展通识教育,通过探索和实践,并尝试巩固和延伸,在讲解设计、课程设计、活动设计等多方面做出尝试,找到现实存在的问题,但也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反馈,在实践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说明以地学博物馆为依托和载体开展通识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展览擂图对科学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桥梁作用,搭建了地学知识与观众之间的平台,使不易理解的地学知识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公众的知识面,对全民知识普、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从中美地质科普工作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地质科普工作尚存的不足,剖析其深层原因,根据中国国情及地质行业特色,借鉴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先进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地质科普工作的相关建议: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充分挖掘科普需求原动力,形成精准化科普;继续加强地质科普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更加宽阔的地质科普资金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