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来源 :2004年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阐述。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7.94×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5%。黄河流域主要是水力侵蚀,长江流域为重力侵蚀,河西内陆流域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因素为地质结构破碎、土壤质地疏松、降雨时空变率大,植被覆盖度差。是缓变因素。而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滥伐毁草过牧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则是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突变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近20年来,水土保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未来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主要采取的综合防治对策为:①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水土保持的意识;②因地制宜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策略;③加强管理和监管力度;④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⑤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其他文献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段环境地质背景与岩土侵蚀进行了分析。岩土侵蚀是—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是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黄河中游河龙段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侵蚀强烈。通过野外调
会议
本文从遗传、物种、用途等方面阐述了新疆植物资源多样性,并指出新疆特有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人类经济活动对新疆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土地开发破坏
会议
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区近50年的观测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对自70年代以来石羊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石羊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状况,估
会议
由北京新发地种子交易市场承办的第十届春季北京种子交易会,将于2011年3月18-20日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京瑞宾馆(种子区)和京新宏福宾馆 The 10th Spring Beijing Seed Fair
研究了美国十所著名大学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Wharton)、密歇根大学商学院(The University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西北
会议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进一步发展,大工业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农村-产业的社会劳动力会逐步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中去,在农村经济发达区域,必然会聚集
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现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源开发活动中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及危害,其中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
会议
由于西部地形地貌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必然产生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已经
会议
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现场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农牧业生产与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矿业开发和工业生产、城镇建设和基础设
会议
本文分析了西部能源资源概况和西部开发的能源需求,提出在能源利用中树立忧患意识,合理用能,制定能源规划,有序发展,利用与环保并举,重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注重建筑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