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5年6月到2009年8月间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13例临床结果.结果:13例中AO B2型4例,B3型5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1例,手术时间平均3.6h (2.0~5.5h),平均出血920ml (400~4600ml),13例随访平均17.3(7~26月)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未见异
【机 构】
: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骨科 710054
【出 处】
:
第七届西部骨科论坛暨青海省骨科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5年6月到2009年8月间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13例临床结果.结果:13例中AO B2型4例,B3型5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1例,手术时间平均3.6h (2.0~5.5h),平均出血920ml (400~4600ml),13例随访平均17.3(7~26月)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未见异位骨化,骨折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5例,复位差2例,其中轻度跛行1例.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6.93%.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一种精确模拟椎体骨折的测试模型,通过试验比较椎管创伤后产生不同的变化和各自的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在人脊椎标本应用冲击试验机测量标本,分别测出不同冲击力的椎管直径的试验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产生最小的脊柱破裂后增加冲击力和椎管骨质破裂应变有交互作用.(R2=0.85,p <0.05).结论:逐步增量法是一种构建脊柱外伤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研究设计:对椎板成形术的病人应用经颅电刺运动激诱发电位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目的:评估应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行术中脊髓监测在预测颈椎后路减压术后部分节段运动麻痹的价值。研究背景概要:部分节段运动麻痹偶尔发生于脊髓型颈椎病行扩大椎板成形术后的患者,其往往归因于因有创的手术技术或者减压后的伴随效应所致的神经根损伤。方法:62例患者,男4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岁,在本中心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骨折并不全性截瘫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骨折并不全性截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伍汤加减治疗腰椎骨折并不全性截瘫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研究设计:对调查门诊162名患亚急性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害怕疼痛与关节活动之间相关性的评估。目的:害怕疼痛的心理学结构如何影响触摸动作。方法:患者发生下腰背部疼痛后3、6、12周进行试验。患者分别用慢速和快速完成接触到在矢状面上的3个目标(高、中、低)的动作。用一种电磁跟踪装置记录胸椎、腰椎、髋关节3个部位的关节运动。关节偏移的组间差别用2组患者(重度害怕疼痛、轻度害怕疼痛)×3个时间段(3、6、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07年7月~2011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撑开复位后经伤椎双侧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根据手术前后伤椎的高度恢复、及Cobb角的纠正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15例均进行随访,最长随访38个月,平均18.5个月.植骨4~6个月后均获骨性融合.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
目的: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二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为13~18岁,平均14.3岁.Cobb角为135°~ 175°,平均158°.采用二次手术,一期将135°~175°极重度的脊柱侧凸矫正49%左右,将其变为重度脊柱侧凸,4~6个月后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二期矫形,使矫正率达到68%左右.一期手术行小切口手术,采用内撑开技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89例,134个椎体.椎体肿瘤5例,其中转移性肿瘤3例,椎体血管瘤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63例;创伤性压缩性骨折21例.年龄65 ~ 81岁,平均76岁.结果:2例术中出现球囊破裂,造影剂外露,均经过未破裂球囊的另一侧注入骨水泥,量3~3.5ml,2例穿刺成功后应用导针时导针进入椎体前方软组织,向后退出至正确位置,在正规操作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