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4种新疆扁桃的自然杂交后代F1群体的一年生休眠枝为材料,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休眠枝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均表现为随温度下降而增加随温度回升而减小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与采样时期的气温变化
【机 构】
: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4种新疆扁桃的自然杂交后代F1群体的一年生休眠枝为材料,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休眠枝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均表现为随温度下降而增加随温度回升而减小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与采样时期的气温变化趋势相吻合,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现出“M”型变化;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样期4种新疆扁桃的自然杂交后代F1群体抗寒性,结果为5次采样时间的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均为S-2>S-1>S-9>S-13。
其他文献
以白粒小麦新春6号全麦粉为对照,分析10个不同品种(系)黑小麦全麦粉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淀粉、总糖、色素、纤维素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黑小麦的氨基酸含量、色素含量、Vc含量、纤维含量均高于白粒小麦新春6号,而脂肪含量、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则低于新春6号,10个黑小麦品种(系)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色素含量与营养特性关系密切。因此,黑小麦比普通小麦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作用,黑小麦将
2008年~2011年定点定期调查了奎屯垦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明确了奎屯垦区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规律;初步测定了新陆早35号的棉花黄萎病微菌核致病临界点;并进行了以种植抗病品种结合生物药剂防治为主的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
研究了苹果树对水分、养分需求的特性。分别于不同试验小区进行水分、养分控制,在苹果的全生育期内,每隔7-10天观测株高、茎粗、侧枝长、侧枝粗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高灌水量使果树处于淹水状态,不利于果树的生长。不同处理间表现为:W1F3组合的侧枝最长,W3F3组合的侧枝最短,这说明低灌水量高施肥量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而高灌水量低施肥量不利于苹果树的生长。
在实验室中对塔里木5种荒漠植物种子于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和土盐胁迫下进行发芽实验,探讨5种植物种子对水、盐胁迫的耐受限度和适应萌发的生境.结果表明:PEG胁迫显著影响种子萌发,5种荒漠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抗旱指数(耐盐指数)随着PEG与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旱伤害率(相对盐害率)则反之增加.不同荒漠植物对PEG、盐胁迫的反应不同,综合分析各种指标得出荒漠植物抗旱性依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建群树种,它抗风沙、干旱,耐盐碱,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胡杨林区地物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以便为连续监测胡杨林区地物动态变化提供依据。研究区设定在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丰收三场艾买却克墩镇护林站,在对天然胡杨林区地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10月德国RapidEye高分辨率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
以野生龙葵和辣椒做砧木,以阿拉尔垦区主要栽培品种改良型洛椒98A和改良猪大肠为接穗,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初步筛选出与辣椒嫁接成活率高的砧木种类为野生辣椒1号和野生辣椒5号,两种野生龙葵均不适合做辣椒砧木。
为研究引种的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在本地的适宜在陪密度,试验以东农303(D)、富薯3号(F)、青l68(Q),早、中、晚熟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并设置高、中、低三种密度处理。对株高,茎粗,主茎数,侧枝数等生长性状,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加大,不同品种主茎数均增加,大中薯率下降,淀粉含量提高。不同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有所不同,密植条件下,晚熟品种不利于获得高产和提高淀粉含量。早熟品
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与生态学保护利用价值.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胡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为林地经营管理、胡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快速及时的信息.本研究采用ISI921 VF-512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实地测量了胡杨生长季节5月至10月每月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叶片393-1095nm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高光谱数据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密度.对月份间的胡杨叶片叶绿素含量、密度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对叶片
在南疆干旱区以极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设置了覆黑膜、白膜、不覆膜三中处理。分别对植株株高、茎粗、主茎数、侧枝数等植株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单位面积杂草数等田间环境,及产量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膜处理保墒效果好、适当增温,抑制杂草生长改善田间作物生长环境,使株高、主茎数显著增加,显著提高了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和淀粉产量。
在对棉花生产的研究成果及大量相关知识的收集、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原理和结构化途径,定量描述干旱区环境—措施—棉花之间的关系,建立具有时空适应性的棉花种植管理动态模型,并整合专家知识规则的表述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了基于模型的“棉花种植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CM)”。该系统具有栽培方案设计、品种选择、肥水运筹设计、栽培管理决策、生长动态指标诊断与专家知识咨询和系统维护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