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预防抗凝治疗的新时代

来源 :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凝治疗是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治疗方法,而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源性脑卒中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房颤所致脑卒中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可降低房颤64%卒中风险,只需治疗14例房颤患者就可预防1例卒中复发.中国房颤不仅患病人数多、卒中发生率高,而且抗凝药物使用比例和达标率均低。由于华法林剂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药物-药物或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常见,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加上华法林有较高的合并脑出血的风险及医生或患者对脑出血的过度担心,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弥补了华法林的不足,虽然NOAC目前仅在NVAF进行了评估,在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应用证据不足,由于其优良的抗凝效应和安全性,且使用方便、无需常规监测,NOAC正逐步在取代华法林成为主流的口服抗凝药,一个卒中预防抗凝治疗的新时代己经来临。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约5-10%的卒中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分辨磁共振(HRMR)是一种直接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可有效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形态学,区分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本文选择发病90天内,由于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患者,经DSA证实狭窄率≥50%,同时进行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3-Tesl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斑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高分辨磁共
本研究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同类型单发皮层下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CHANCE)影像亚组中符合单发皮层下梗死患者。每组患者又分为氯吡格雷一阿司匹林联用组和安慰剂一阿司匹林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后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入院检查信息。观察患者90天内的卒中复发和重度出血风险。
本文评价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伴发痫性症状的发生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队列来自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2862例既往无癫痫病史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纳入该研究.患者伴发的痫性发作症状包括为发病时或住院期间出现的症状.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评价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幕上脑出血累及部位和体积、住院合并症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比脑缺血具有更高的致死率.本文将通过复习现有的脑出血相关研究资料,对于脑出血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利于人们对脑出血的深入认识和治疗策略的探索.
脑出血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病情凶险,病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因其病因多样,临床病情变化多样,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临床上积极调控血压,颅内压,超早期止血及各种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治疗等策略.
文章以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与否与短期疗效及长期预后的关系为目的.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或静-动脉联合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发现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早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远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012.12.01-2014.03.01日期间在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共36例,11例为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25例仅为脑梗死.回归性分析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患者的年龄、住院日期、可能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得出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栓塞并不少见,临床无明显特异性,应高度重视高危患者,应加强D二聚体、Hcy
文章介绍了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并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对本例患者给予积极扩容、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后预后理想,提示对于剖宫产的孕妇需要关注循环血量及脊髓灌注压,一旦出现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尽快纠正脊髓低灌注,或可挽救肢体功能,有效改善预后。
文章动态观察脑卒中患者病程急性期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脑卒中后机体免疫状态及脑卒中后感染的影响.选取脑卒中患者32例为脑卒中组,根据发病1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卒中后非感染组24例和卒中后感染组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病程24h内、第3天、第7天检测32例脑卒中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Tr
本文描述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包含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诊断标准院内新诊断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临床预后。选取中国急性卒中住院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及其预后的前瞻性研究中完成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和发病第14天(发病时间距出院时间小于14天,则在患者出院前一天)的口服糖耐量检查(OGTT)的无糖尿病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无糖尿病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包含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