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发酵豆粕生长猪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豆粕具有成本低、安全可靠、抗营养因子含量低、易被动物消化吸收及生物活性因子含量高等优点,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不同来源的发酵豆粕的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和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的数据比较缺乏.本试验以3种不同来源的发酵豆粕为试验材料,以回肠末端安装有"T"形瘘管的杜×长×大生长猪为试验对象,测定生长猪对3种不同来源的发酵豆粕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试验选用8头回肠末端安装了"T"形瘘管、平均体重(37.13±2.31) kg健康状况良好的去势公猪进行发酵豆粕的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采用4×4有重复的拉丁方设计,试验日粮采用玉米淀粉—发酵豆粕半纯合日粮,各处理组以3种不同来源发酵豆粕作为唯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无氮日粮用于测定内源性氨基酸的基础损失量,日粮中添加0.35%三氧化二铬作为外源性指示剂,所有日粮均为粉料.试验结果显示:与广东发酵豆粕相比,韩国发酵豆粕能够显著提高生长猪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和真消化率(P<0.05),能够提高氮表观和真消化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广东发酵豆粕相比,台湾发酵豆粕对生长猪的粗蛋白质表观和真消化率、氮表观和真消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广东发酵豆粕相比,韩国发酵豆粕的18种氨基酸的AI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蛋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AID显著提高(P<0.05);台湾发酵豆粕绝大多数氨基酸AID比广东发酵豆粕高;除酪氨酸和脯氨酸外,韩国发酵豆粕的其他16种氨基酸AID比台湾发酵豆粕高;与广东发酵豆粕相比,韩国发酵豆粕的18种氨基酸的SID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组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SID显著提高(P<0.05);台湾发酵豆粕的绝大多氨基酸SID比广东发酵豆粕高;除酪氨酸以外,韩国发酵豆粕的17种氨基酸SID比台湾发酵豆粕高.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发酵豆粕相比,生长猪对韩国发酵豆粕的常规营养成分消化率及其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较高.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日粮n-3 PUFAs可以促进生长动物骨骼肌生长.本试验旨在研究富含n-3 PUFA的日粮对生长猪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试验选择(29±1.4) kg长白健康去势公
会议
《新疆通志·侨务志》是一部涉外志。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遇到许多难点。其中,有的是政治敏感问题,如华人问题、民族问题;也有保密问题。对这些难点,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处理,
坝子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云贵高原与高地东南亚交通体系的枢纽。文章试图从当地人群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坝子"的含义,以"坝子"地理空间以及所连接的社会关系、文化意义为研究的切入点,探究多山环境下中国西南山区社会的某些显著特性,以此回应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山区和高地东南亚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
战国时期齐挽马陵之战(孙膑智斗庞涓)是我国军事史上极负盛名一场示弱骄敌、诱敌深入、设伏取胜的典范,古往今来被当作惩恶除暴佳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述史论点无不引为鉴戒。
葡萄籽原花青素(GSH)是从葡萄籽中提取黄酮类多羟基黄烷-3醇单位组成的聚合酚类化合物。本研究旨在观测GSP对28日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的影响,为探索GSP作为纯天然
  Natural clinoptilolite is a natural, the shelf containing aluminum silicate non-metallic minerals that has monoclinic crystal structure symmetry, strong ads
会议
  公猪的精液品质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精液品质不良是公猪站公猪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决定了公猪站经济效益的高低.本试验在种公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富含D
会议
  本研究通过体内代谢试验,研究玉米淀粉支/直比、膨化加工和添加酶制剂对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消化率的影响,为建立更加准确有效的玉米品质控制方案,改善玉米的饲用价值提
会议
地处滇西北的永胜县自古以来就是滇川交通线上的重要通道,为了统摄金沙江上游两岸的土司势力,加强对滇川交通线的控制,明王朝在北胜州设置澜沧卫。清王朝驻守绿营兵,设置塘、汛、哨。明清时期,滇川交通线的管控模式经历了从"卫所制度+土军协同"到"绿营兵+土军他留城堡协同"的管控模式变迁。在王朝更替过程中,永北高氏土军一直是维护滇川交通沿线地区稳定和滇川交通线畅通的重要力量。
聚落、道路与走廊之间,对应的是点、线、面的交互关系。文章以南岭民族走廊作为理论考察对象,以潇贺古道作为理论衔接线索,将石枧村放置于中观层面的潇贺古道和宏观层面的南岭民族走廊中加以考察,探讨了微观层面的村落在宏大结构中逐渐被形塑的动态过程和典型特征,即透过石枧村的研究个案,反观了南岭民族走廊自下而上、自发的文化整合动力以及该区域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族群互动模式,论述了道路在衔接村落研究和区域研究两种范式之间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