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

来源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年在上海市卢湾区成功进行.调查数据及参照米勒体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调查分析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公民的"四科"和"两能力",建议扩大地域范围推广实施.
其他文献
2007年央视春晚小品、赵本山的《策划》再次赢得亿万观众的喝彩。而小品中自云(宋丹丹扮演)的博客域名www.博客白云飘飘.com,更是一夜成名,我想这都要归功于博客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中新网12月20日电《人民日报》报道称,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博客大众化的“元年”,那么,在2006年,博客则迅速成为网络上蹿红的“明星”。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
新一轮课改精神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教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为传统的课程只依赖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从书本上学知识,书上写什么就教什么;教学也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几乎都没有自主权。所以基础教育改革下出现的《科学》课教材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提出了必须打破这种传统观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和“教
本文对科学课上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从乒乓球落下弹起的高度说起:孩子们会测量吗?控制条件:地面、高度、球的大小、材料、空气阻力……这些条件真的都要测量吗?要测量多少次呢?孩子们知道怎么计算吗?孩子们得出的结论准确吗?科学的过程中不是为了需要得到结论,而是一种思维方法。(费曼语)科学没有唯一的答案。科学课堂,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而探究最能体现出科学教育的价值。
自听见要将自然教材换成科学教材后在脑海中就有无尽的期盼,总是在想新的科学课教材会什么样呢?对比新旧教材的同时,我们也关注了一些问题。认识科学课教材教科版新教材的特点概括地说:活动是(教材的)生命;结构是(教材的)灵魂;学生的需要是(教材的)出发点。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运行机制是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核心.本文以反思的角度和科学发展视野,针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梗阻症状进行梳理剖析和研究探讨,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理和规律模式.主要内容由三大块组成.第一大块是环境条件对科普长效运行机制的影响研究;第二大块是重点举措对促进公民
国家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后,组建了老中青三结合的科普科研组和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现有1000余人),开展信息时代科普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例如,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视媒体、幻灯投影媒体,以及传统的教育媒体(书本、教具等),创造出的"光动媒"新技术:"运用光学、动画原理,编制导学式立体化科普教材,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研究成果拿到社区、学校、农村、
自我区《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意见》实施以来,区妇联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城市妇女、农村妇女、广大家庭,结合我区妇女工作,以全面提高妇女科学素质为目标。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理念上说,编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应当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广阔视域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当充分借鉴美国"2061计划"为先导的发达国家科学素质主题活动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应当认同世纪之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科学大会"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最新倡导的广义科学观念.从结构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内容应当完整地覆盖科学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哲
从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结合推动科普资源建设"的现状加以概括.对石景山"产业科普"工作的内涵进行了介绍."产业科普"的实质是以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在行动主体、表现形式、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结合共同推动科普资源建设.结合"北京市石景山区十二五科普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的问卷分析与调研访谈,对石景山区的"产业科普"特色经验进行了综合评析,指出要以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
公益性和经营性为科技类博物馆的双重属性,两者互为目的和手段,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基于对科技类博物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理论释义,探析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冲突表现形式及其产生成因,进而提出了统筹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制度性对策建议,以促使社会各界对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正确和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