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为基础,根据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河北省降水、地貌、植被与土壤质地等因素,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评价了河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计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五个水土保持区,全省山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比较高,主要为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则以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该成果,为河北省生态区划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为河北省水土保持提供
【机 构】
: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为基础,根据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河北省降水、地貌、植被与土壤质地等因素,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评价了河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计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五个水土保持区,全省山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比较高,主要为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则以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该成果,为河北省生态区划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为河北省水土保持提供了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无结构不规则网格的设计思路、基本方程的离散形式、城市排水系统的模拟、城市面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在天津市、南京市、南昌市的应用情况和误差分析。
2002年6月18日-19日在湖北省发生了一次梅雨锋上的中尺度降水过程.本文使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来研究它的发生发展演变机制.模式很好地模拟了造成该次强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分析模拟结果发现,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受高层的辐散性流场的抽吸作用和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而发展加强;地形对对流系统的分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后由于高层的辐散气流
用观测资料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本文研究了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极端异常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当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偏少时,夏季东亚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异常高压,该异常高压使我国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阻止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向北推进,使梅雨锋及其降水加强,其中欧洲陆面过程是连接春季海冰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桥梁。
本文利用GMS-5红外通道的亮度温度资料和1998年HUBEX加密观测期间的地表观测资料,引入植被指数的概念,结合反演地表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得到了通过GMS-5红外通道亮度温度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回归公式,反演的精度在2℃度以内,并且可以应用到区域尺度上去。
利用NCEP资料对最近的24年的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采用HALOE资料分析了最近14年平流层中上层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它们与对流层温度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近地面到对流层中上层,全球年平均温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的幅度逐渐变小,从对流层上层再向上到平流层,全球年平均温度变为下降趋势,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平流层下部到平流层中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600个站点月降水量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区域夏半年(3~8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呈雨带南移趋势,尤其80-90年代南涝北旱趋势更为显著(图1a).采用1996-2002年夏半年TOMS卫星气溶胶反演指数与中国区域月平均地面气温(600站点)资料求取相关系数场(图1b),对比分析图1a与图1b,可发现TOMS卫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与地面气温的相关特征与80-90年代降水
本文利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实验1998年夏季的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演变规律,并与廓线探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傍晚达到最大;湍流谱计算方法系数偏低,所得边界层高度略低于位温廓线观测结果;高原边界层受高原地形影响,其厚度比平原地区偏厚.
气候变暖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生态变化,并对社会及经济产生影响.本文根据华北不同区域温度、降水量及蒸发量的变化,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华北干旱气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得出了气候变暖导致华北区域性增温、蒸发量增加,华北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略有增加,中部、南部和东部降水量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华北北部有向湿润气候转变的趋势,东北部气候变化不明显,中部、南部和东部干旱化趋势
本文利用中国北方22个站点降水观测资料检验了英国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CRU05降水资料的可信度,与同类资料相比,该套资料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分析发现20世纪中国东部地区和20世纪中后期西部地区的降水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性度.利用这套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近100年降水变化规律,发现中国北方降水普遍存在3年、1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0世纪的几个主要干旱时期和多雨时期是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
近10年来登陆台风的研究受到国际台风研究界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登陆和近海台风的外场科学试验(Fieldscientificexperiment).我国也实施了代号为CLATEX(ChinaLandfallingTyphoonExperiment)的外场登陆台风科学试验,其科学目标旨在了解台风登陆前后的结构、强度和路径变化,登陆台风的边界层特征以及在陆上维持的机理.CLATEX计划的实施使我国首次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