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含有纳米材料的商品在传统材料、医疗应用、电子设备、涂料等行业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导致人类以及环境越来越容易直接暴露在纳米材料当中1.当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液当中,其表面化学性质的改变可以影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效应.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含有纳米材料的商品在传统材料、医疗应用、电子设备、涂料等行业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导致人类以及环境越来越容易直接暴露在纳米材料当中1.当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液当中,其表面化学性质的改变可以影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效应.
其他文献
燃煤是典型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产生源.不断扩大的电力生产需求和日益严峻的电力环保形势,促生了大量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电厂环保固废,其资源化利用和由此而来的环境风险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燃煤电厂脱硫石膏和粉煤灰中PAHs 进行系统调查十分必要.
由于地质原因,煤炭中含有痕量汞.煤中汞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影响燃煤过程汞的释放和形态转化过程[1].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煤中汞以气态元素汞、气态氧化汞、颗粒态汞三种形态向大气释放.不同形态汞在干沉降或者湿沉降作用下进入地表环境介质,并可通过生物作用转变为有机形态汞[2].
作为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黑磷(Black Phosphorus,BP) 因其具有各向异性的二维层状结构、可直接调控的能带隙、良好的电输运性能等特点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这些特性使得黑磷在电化学和光电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然而利用薄层黑磷(few-layer BP,f-BP)作为载体,构建金属-非金属型催化剂来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却尚未被报道过.
现代工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导致了化学品的大量开发使用.对于其中一些化学品,缺乏总体上的毒性数据,可能对生物安全性上存在风险[1].然而对环境样品中存在的所有可能的化学品逐一分析,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由于某些化学品的现有分析方法缺失以及结果真实性的限制,导致对化学品毒性的全面筛查工作难以完成.
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在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催化降解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由于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功能与其结构、组成紧密相关,可控合成纳米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纳米晶体生长机制有望为调控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提供指导.
地表水中金属元素(如砷、铬、镉和汞等)含量的升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及农业、畜牧业和水产行业.而有些金属(如铜和锌)也是生物和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对于金属元素的缺乏或毒性判定均有一个有效的阈值.地表水中的金属污染大多是由于中小企业废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含金属的农药,以及在无保护的场所处理液态垃圾.
9 月份最新实施的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所有水产品(不包括食肉鱼类)中甲基汞的限量值为0.5 mg/kg,食肉鱼类中甲基汞的限量值为1.0 mg/kg.此外,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 709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中对甲基汞的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指一类干扰维持体内平衡、生殖、成长及行为的荷尔蒙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作用及消除的外源性物质.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不易降解,经工业废水、养殖废水、污水处理厂排放等进入地表水环境中,长期低剂量暴露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威胁[1].
随着人工合成化合物的增加,可电离有机化合物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可电离化合物在不同pH 条件下可能以分子或者离子形式存在,其对生物的毒性和累积具有显著不同.可电离化合物在不同pH 条件下,毒性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1,2],因此,有学者甚至建议可电离化合物的水质标准根据pH 设定[2].
甲基膦酸二甲酯( Dimethyl methylphosphonate,DMMP),是一种添加型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含磷量高(25 %)、价格低廉、添加量少、粘度低、与不饱和聚酯的相容性很好等优点.DMMP 主要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品的阻燃剂,也常被用作防泡剂、增塑剂、织物柔软剂、防静电剂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