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超导磁储能磁体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热稳定性,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直接冷却高温超导超导磁储能磁体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充放电过程磁体温度场仿真,研究表明在间断载荷作用下磁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连续载荷作用下,控制励磁电流速度和间隔时间可保证磁体的运行温度在30K以下。
【机 构】
:
海军工程大学机械工程系 华中科技大学低温工程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超导磁储能磁体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热稳定性,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直接冷却高温超导超导磁储能磁体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充放电过程磁体温度场仿真,研究表明在间断载荷作用下磁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连续载荷作用下,控制励磁电流速度和间隔时间可保证磁体的运行温度在30K以下。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翼型气动原理,并使用BLADED 风机仿真软件,对风力发电机组旋转风轮的气动阻尼作用进行了分析。阐明气动阻尼可以减小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疲劳载荷,对减小疲劳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的设计及其设计评估中,使用风浪耦合载荷,将气动阻尼的作用考虑在内,可以准确预估支撑结构疲劳强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利用率的提高不仅具有多发电的经济意义,也有利于增加机组使用寿命。
青藏高原地区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室内外空气温度、水平面和南立面太阳直射散射辐射强度、集 热蓄热墙夹层温度分布、通风孔风速和风温,墙体热流等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得到以 下结论: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具有较好的集热和蓄热性能,其通风孔应在日出时间开始计算两小时后打开 较为合理,且可知集热蓄热墙日平均供暖率可达69.7%;集热蓄热墙太阳房节能率可达79.5%。
本试验采用稻壳热裂解生物油和市售0#柴油为原料,应用Span80 乳化剂进行了乳化燃油的制备,考察了乳 化温度、乳化剂添加比例、单次能量投入量(乳化时间)和生物油添加比例对乳化燃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较佳的乳化温度为60-70℃;较适宜的乳化剂添加比例为10%;乳化时间越长,乳化油越稳定;生物油添加比例越 少,得到的乳化燃油越稳定。在本试验中,当生物油添加比例不超过10%时,可以得到稳定时间
饱和度是水合物储量估算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阿尔奇公式利用电阻率测井数据可估算水合物饱和度。用阿尔奇公式估算水合物饱和度存在一定的适用性问题,其可能存在非阿尔奇现象。本文用谢尔宾斯地毯为孔隙分形模型,模拟自然界具有分形特征的沉积物,推导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导模型,并用该电导模型拟合了沉积物的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将其数值模拟结果与ODP164的997 钻井的电阻率测井分析进行了比较,为下一步
本文分析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主动式太阳能与空气源/水源热泵双级耦合多能互补的地板采暖系统于2010~2011年冬季实际运行情况,在满足采暖要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节能率76%。采用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耦合系统,能够解决R22 工质的单级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取热水供暖,压缩机压缩比大,工质流率低,压机出力下降较多的问题,提高能效比。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使空气源热泵采暖在北方寒冷地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日益严峻,波浪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日益受到重视。碟型越浪 式波能发电装置作为一种新型越浪式波能转换装置,具备转换效率高、适应性好及可靠性高 等优点。本文基于前期研究中出现得问题——装置提供的水头较低,现有水轮机难以正常工作。本文提出曲面叶片式低水头水轮机,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水轮机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导流 装置的设置对水轮机转速、扭矩及输出功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最终选取合理的导流装置。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宽风速范围运行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 在低风速区,利用电压泵升原理将励磁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泵升至指令值,电能由控制侧 直流母线端输出;在高风速区,功率绕组侧输出电压可上升至指令值,电能由功率侧直流母 线输出,控制侧变换器调节系统无功电流保持输出电压恒定。该系统实现了在宽风速范围内 均能输出恒定的高压直流,拓宽了系统在低风速下的风能利用能力。
采用新型气动轴承、转子结构与轴系耦合调频技术,对常规滚动轴承与转子结构的空气循环制冷机轴系进行技术改造,并且重点开展了转子振动及相关的试验研究,同时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柔性轴系涡动失稳及碰摩故障的一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动轴承替代滚动轴承的同时对轴系结构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与改造,在提高空气循环制冷机轴系运行转速、寿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性能优势,并且将转子稳定运行的工作转速由40000r
本研究通过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调热泵系统结合,设计出太阳能复合能源空调系统。本文主要是针对该新型系统中的热泵空调热水子系统进行研究,在标准工况下,分别对该系统的3种模式下的换热性能进行试验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比传统系统更为高效的,其单独制冷模式下系统最高COP可达5.34,单独热水模式下的静态加热系统COP可达5.78,制冷兼热水模式下系统COP可达4.5。
进行微通道平行流气体冷却器内CO2的压降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探讨跨临界CO2循环换热过程中,制冷剂质量流量、系统压力对气体冷却器换热性能及其进出口压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接近临界温度时,CO2 物理性能如比热等受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由于近临界区CO2比热的增大,换热系数是远临界区的7-9倍。随着CO2质量流量的提高,微通道管内流体Re 数相应提高,而较高的Re 数又使湍流扩散率变大,管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