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比如陌生和/或不良的睡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和/或不良情绪等等,但其中疾病因素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睡眠相互影响。Cremonini等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可以诱发许多胃肠道症状,且睡眠障碍严重程度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及肠易激综合症密切相关。冯晶等关于睡眠障碍与疼痛的分析,认为疼痛可以干扰人们的正常心理和生理活动,影响个体的睡眠;而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有可能使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改变。宋忠耿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思诺思能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能有效防止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碎死等事件的发生。还有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综合睡眠质量干预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的改善。说明睡眠障碍改善与血糖改善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密切相关。Scott等的研究发现,成功治疗的失眠患者其总医疗费用可明显降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且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可有效促进疾病的康复。笔者发现既往关注睡眠问题的大多数为护理工作者,相关研究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改善护理的相关措施。但笔者认为其实临床医生更应该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其康复。改善睡眠的措施包括:鼓励患者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根据病情制订日间活动量,督促患者每天早晨无论睡眠状态如何都要按时起床,尽量减少日间睡眠时间,以便晚上睡眠时间更为集中;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饱食、饥饿、饮浓茶、喝咖啡、饮酒,睡前饮一杯甜牛奶可使睡眠加深加长;做好睡前护理;适当应用对睡眠有帮助的药物。抑郁、焦虑是中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而失眠也更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发现两者存在密切关系,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并彼此保持,导致失眠与焦虑、抑郁症状迁延不愈、加重或复发。美国圣第亚哥的一家医院对127例因疾病住院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用抑郁量表进行筛选,发现男性10%、女性12%有抑郁症状。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数据有一定差异,如刘平等的调查显示失眠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54.42%,抑郁发生率为44.21%;杨桂凤等的研究则显示焦虑、抑郁、焦虑合并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3.3%.15.8%和7.5%,抑郁焦虑总检出率44.9%。本研究中焦虑的检出率较低,但抑郁的检出率达22%,也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