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前者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上肢不同程度的肿胀及伴随感觉异常,常在数月甚或数年后可出现明显淋巴水肿,给患者带来上肢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后者则会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可致皮瓣坏死、感染并影响术后放、化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腋窝淋巴结清扫造成腋窝淋巴管的损伤所致的淋巴液外漏和上肢淋巴
【机 构】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 山东省肿瘤医院东院乳腺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前者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上肢不同程度的肿胀及伴随感觉异常,常在数月甚或数年后可出现明显淋巴水肿,给患者带来上肢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后者则会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可致皮瓣坏死、感染并影响术后放、化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腋窝淋巴结清扫造成腋窝淋巴管的损伤所致的淋巴液外漏和上肢淋巴回流障碍是导致皮下积液和上肢淋巴水肿的重要原因。淋巴学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口腔负压刺激Waldeyer’s环可以加快淋巴循环,有效治疗身体各部位的淋巴水肿及乳糜瘘等疾病。现报告我科口腔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影响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广外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索今后广外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方法: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人群,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入户调查居民生活方式疾病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脑卒中、肿瘤、COPD患病率分别为16.1%、5.4%、4.7%、3.0%、0.4%、0.8%、0.2%,其中脑卒中患病率男>女(p:0.021),肿瘤患病率女>男(p=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知己能量监测仪和知己健康管理软件对本校教工筛查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56例进行运动和饮食管理指导,观察管理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生化指标(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对56例高危个体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诊疗方法,通过内镜传播感染的可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4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使国内的内镜消毒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正规化道路。内镜在临床使用时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对内镜未采取合理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措施,已经造成多次爆发性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鼻肠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34例空肠营养管,在胃镜下用接力法推送空肠营养管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34例空肠营养管均放置成功,成功率100%。结论:胃镜下接力法放置空肠营养管,副作用小,成功率高,技术安全可靠。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的诊断方面不仅具有直观的优点,可以看到病变的直观面貌,并且可以取活体组织做最后病理诊断,为其它检查方法所不及。还可以根据全面了解病变的性质、部位以及病变对胆胰系统的影响,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自70年代内镜拉直法问世以来,使ERCP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国内报告插管成功率达75%~99%。因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1994年以来完成ERCP332例,其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内毒素水平及住院时间变化,以同期青壮年组作对照。结果:在治疗后第五天,青壮年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明显改善,血浆细胞因子下降明显快于老年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老年组(p<0.05)。结论: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被认为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典型的临床表现有高钙血症引起的症状、肾结石、骨损害以及神经肌肉功能异常。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例数增多PHPT的概念建立在1929年(Dixon)[1],当时强调的是临床症状,即有骨病、肌肉软弱、肾结石、高血钙、高尿钙的患者。上个世纪60年代自动生化分析仪被逐渐广泛应用以后,因其他无关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发现高血钙而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以便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讨论TM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影响因素、诊断方法、与预后的关系及处理意见。结果:病人男20例,女97例,中位年龄4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前包块、超声发现可疑TMC病灶。62例(62.65%)例为单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肉眼识别及神经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664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其中1492例单纯行术中喉返神经肉眼识别保护,217例复杂甲状腺手术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结果:应用“多位点”、“三步曲”喉返神经显露法行肉眼识别保护,喉返神经识别率为94.97%(1417/1492),确认时间约(3.57±1.26)min;剩余75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分类、概念与范畴1.传统的分类(1)单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多发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终末导管小叶单位)(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2.新的WHO分类[1](1)中央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周围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终末导管小叶单位)(3)非典型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或小灶性低级别导管内癌)(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其中特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