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对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出了一种RTM用环氧树脂,研究了预聚合对该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起始粘度为270mPa·s,2.6h内具有较好的工艺窗口,满足RTM工艺要求。此外,随着预加固化剂添加量的增加,树脂本体粘度增加速度快于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基本呈降低趋势。
【机 构】
: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 102101 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北京 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出了一种RTM用环氧树脂,研究了预聚合对该环氧树脂体系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起始粘度为270mPa·s,2.6h内具有较好的工艺窗口,满足RTM工艺要求。此外,随着预加固化剂添加量的增加,树脂本体粘度增加速度快于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基本呈降低趋势。
其他文献
环氧树脂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纳米AlJ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聚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混合,加入不同分子量的氨基硅油,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进行固化,得到聚硅氧烷/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DMS/PU/EP IPN),并用FTIR进行了表征,用DMA研究了PU/EPIPN和PDMS/PU/EP IPN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聚硅氧烷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略有
本文运用混合型正交试验设计的实验方法,分别以聚酯腻子的流动性、体积收缩率、粘结强度、成本等性能为具体考核指标,研究了不同树脂体系、多种填料体系对聚酯腻子基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型树脂制备的腻子的体积收缩率为低收缩型的1.22倍,相对来说低收缩型树脂的低收缩优势不是很明显,玻璃微珠有利于提高聚酯腻子的流动性,滑石粉次之,白碳黑最差,但滑石粉、白碳黑有利于提高腻子粘结强度,而玻璃微珠相对较差。
本文通过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体系中添加疏水性微粒子,制备出含有疏水性微粒子的环氧树脂固化物,测试其力学性能。讨论疏水性微粒子量的含量对树脂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表征固化物的疏水性能。
树脂的固化及流动性直接影响到其固化周期及模内流动长度,从而影响到整个生产工艺,因此对树脂固化性能及流动特性的研究能确定更为合理的生产工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对P171在不同引发体系下的固化及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引发体系对树脂固化的影响,并得到固化时间和模内流动长度的关系。
本文以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和四氢苯酐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并以此树脂为基体,配制了气干性胶衣树脂。
本文研究了三维E布织物(简称EZK织物)/改性氰酸酯和石英纤维织物/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EZK织物/改性氰酸酯和石英纤维织物/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Ku频段等效平板的最小透波率为95.2%,最大反射率为0.014%。高能量密度大功率微波作用下12分钟后等效平板和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最高温度为79℃。
本文主要对耐腐蚀树脂的选择、固化体系的优化以及力学性能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够满足防腐平台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的要求;固化体系的优化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基础上拥有效率较高的固化速率,为大批量的生产打下较好的基础;力学性能的设计证明,在纤含量为30%时在保证制品的力学性能基础上纤维能够充分发挥效力。
采用四甲基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制作预聚体,再用改性,得到的改性树脂工艺性良好,可应用于复合材料湿法缠绕和RTM成型工艺。改性树脂及其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越性能,本文从力学性能、介电性能、透渡性能、高频耐压等方面介绍了这种材料的特点。
RTM、RIM等生产工艺要求环氧树脂具有较低粘度,为使环氧树脂适用此工艺,本文自制了一种低粘度环氧树脂。考察了不同固化剂作用下各体系的粘度、温度变化情况,测定了不同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其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固化剂对固化及产品性能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此自制树脂加固化剂后粘度在200~500 mPa·s。不同固化剂与树脂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其中IPDA反应活性高。固化剂中的长链结构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