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药早期干预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急症,其发病后的前几个小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决定性时间段,早期溶栓里程碑式的意义充分证实了能否在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能否抓住从发病至就诊的“黄金时段”实施针对性治疗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充分显示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切入点。通过开展系统、规范的高质量中医药早期干预研究,形成切实有效、便于推广、可操作性强的中医药诊疗方案能够突破脑卒中早期救治的瓶颈问题,实现重心前移、下移,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提升行业间乃至国际认可度、竞争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基于温散法的肝积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用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腹腔注射造模,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片组、肝积散高、中、低剂量组.治疗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GF-β1的水平.结果:同模型组相比,肝积散高、中、低组可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 1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肝积散通过抑制T
本文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量的脉冲刺激可以影响机体的反应性,提高免疫活性,起到免疫活化的作用,本仪器就是在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完成对患者穴位进行适量的脉冲刺激,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目的:了解非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对血流变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68例具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且血流变异常的患者,在西医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医生习惯未经辨证的分别加用中药注射剂丹参、血栓通、瓜萎皮等静滴一个疗程,其中40例只用一种中药注射剂,26例用了两种中药注射剂的联合,分别于用药前后抽血测定患者的血流变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细胞数量.结果:①单联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变指标无明显改变;
神经科学飞速发展,康复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但脑功能的研究领域仍困难重重,机制机理尚未明确;功能磁共振因能完成脑形态与脑功能的完美结合,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脑功能的研究,成为该领域内的一把利器.
目的:探讨中药消斑通脉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0例经确诊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消斑通脉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方案治疗,两组均治疗90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120例
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是当代医学面临的难题.脑是精神活动的器官.物质世界决定着大脑的形态及功能状态.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先因忧结之甚不能去解,又由饥饿遂神志失守、心神耗散,气虚不能胜故",是大脑受不良因素损伤后,对客观世界无条件反射的表象.笔者长期从事中医治疗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并通过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脑科学、及中医辨证等方法,采用健脑益智丸治疗脑衰竭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结果表明,健脑
目的:探究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千古奥秘.方法:基于肢体与全身一体、躯体与功能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生命自然观,利用现代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原理及方法破译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科学奥秘.结果:中国蒙医整骨术基于自我与自然固定整体观认识和骨结构连续与功能完整固定局部观认识,在漫长的实践中沉积下了骨折自然、封闭与开放、自我、无遮挡固定理念,结构与受力、运动与功能、生理与心理"动"
目的: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调查,探索急性加重期-危险窗-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特点。方法:收集8所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病情缓解后进人危险窗及危险窗8周后进入稳定期的中医证候学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病性:COPD在急性加重期,病性虚实比为1∶2.86,证候以实为主;危险窗时,病性虚实比为1∶1.06,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稳定期,病性虚
晋献春教授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遣方用药颇具匠心,他运用温阳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了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认为持续性病毒感染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依据扩心病的病机,晋献春教授认为扩心病的治疗当以温阳益气、化癖利水为法,依据
从"毒"邪致病特点和慢性心衰发病特点入手,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毒"邪致病具有猛烈性,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复杂多变,顽固难治,病症缠绵难愈,且易燥化伤阴,败坏机体形质,损伤脏腑结构功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慢性心衰发病具有多邪合并,顽固不化;病情复杂,牵涉多脏;易于变化,危及生命等特征。从发病特点的相似性,说明在慢性心衰的过程中,有"毒"邪存在的可能.在治疗中,除予以基础的益气活血利水药物,还加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