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用CO饲喂番茄等8片叶1h,分别在饲喂开始后2、4、8、24h测定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C-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①CO饲喂24h后,叶片叶肉中果糖的含量和比活度最高,叶柄维管束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较高,饲喂叶下部整个节间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但叶柄维管束和节间维管束中只测出了庶糖的比活度.第一花序花梗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于蔗糖和果糖,但与饲喂叶相连的两列维管束中只测出了蔗糖的比活度.说明叶片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用<14>CO<,2>饲喂番茄等8片叶1h,分别在饲喂开始后2、4、8、24h测定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14>C-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①<14>CO<,2>饲喂24h后,叶片叶肉中果糖的含量和比活度最高,叶柄维管束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较高,饲喂叶下部整个节间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但叶柄维管束和节间维管束中只测出了庶糖的比活度.第一花序花梗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于蔗糖和果糖,但与饲喂叶相连的两列维管束中只测出了蔗糖的比活度.说明叶片光合24h后,蔗糖仍未分解.②在<14>CO<,2>饲喂后2~8h,饲喂叶下部节间<14>C-蔗糖比活度增加迅速,8h以后比活度逐渐降低.节间维管束中比活度最高,表皮和髓部组织比活度较低,与饲喂叶柄中维管束直接相连的茎中的3列维管束的比活度高于其他维管束.说明叶片光合后2~8h是光合产物运转的关键时期,而且主要通过与叶柄维管束直接相连的茎中的3例维管束运输的.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首先运至与光合叶片相连的茎的下部节间,然后向茎的上下两方向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光合产物本身没有上下方向性,具体向上运输的多还是向下运输的多,可能主要取决于库的强度和源库之间的距离.
其他文献
葡萄白粉病是危害欧洲葡萄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目前,对于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化防为主,造成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葡萄产品产量和品质.我国的野生葡萄资源不仅抗病,而且和欧洲葡萄杂交亲和性好,可以有效地将抗病基因与欧洲葡萄品质性状相结合,所以中国野生葡萄是公认的抗病育种种质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抗病基因的克隆,并利用转基因技术决速培育抗病葡萄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与抗病基
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在柑橘育种实践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过去3年开展了有关研究,本文予以总结报道.
针对天津地区苹果(富士)轮纹病(Macrophoma kawatrukaii Hara),选取田间常用的13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福星、甲基保果安、多菌灵、轮纹特抑菌效果较好,EC分别为0.016mg/L、0.032mg/L、0.041mg/L、0.053mg/L.
分子标记在苹果属植物研究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应用在品种的鉴定、芽变的鉴定、种质遗传基础评价、分类、重要农艺性状的连锁标记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属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研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前景.
在华化型双层充气塑料连栋温室试验研究了番茄长季节高产栽培技术,表明栽培管理上采取增施有机肥,适时追施有机复合肥及补充CO气肥,水肥量化配合施用等技术获得了周年长季节番茄栽培技术的成功.采取单干整枝连续放秧可使番茄总果穗达20~24穗,可控环境番茄生长期达12个月,采收期达8个月,单产271.3t·hm的高产高效目标,大大促进了番茄产量提高和营养品质改善,为现代化温室全季节高效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以秦美为试材,通过调整叶果比、环剥和应用CPPU改变结果蔓上的源库强度,研究了这些措施与叶片Pn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叶果比有利于提高Pn,但光合产物的过度亏缺不仅抑制果实生长,也降低叶片Pn.应用CPPU,使得果实对临近叶片Pn的作用减小.
本文对两个不同失水胁迫耐性切花月季品种萨曼莎(Samantha)和贝拉米(Belami)在环已酰亚胺(cycloheximide,CHI)处理下的开花进程、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CHI处理减缓了水分吸收,也减缓了水分散失,延缓了开花进程;环已酰亚胺处理使萨蔓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对贝拉米花瓣和叶片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未发现明显的规律;环已酰亚胺处理减
本文从栽培学和生理学角度阐述了柑橘果实糖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特点和机理,系统地研究了柑橘糖运输的途径、形态、能力、限速位点和动力.并探讨了遮光、高氮及MPTA处理对果实糖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已从柑橘中分离了十余个涉及糖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关键酶基因.
对豌豆叶绿素突变体xa-18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a-18属黄化致死突变体,突变性状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突变基因具有不完全显性的特点.利用1套8个豌豆染色体易位系和形态标记基因系L-1238为标记材料,对豌豆叶绿素突变基因xa-18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突变基因xa-18位于豌豆第1染色体上,第IVB连锁群在第一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