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层混合云数值模拟与飞机观测对比研究

来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察云数值模式中的云物理方案和对实例云物理和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本文将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的华北地区一次积层混合云的徽物理结构特征、降水过程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环北京地区三架飞机联合云探测试验数据以及雷达、地面降水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此次积层混合云的云系演变、雷达回波和降水分布特征.对比结果是:(1)模式模拟的云中液态水含量(LWC)与飞机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3℃层,飞机观测的LWC最大值为0.8 gm-3,模拟的飞机路径上的LWC最大值为0.78gm-3,两者接近;在-8℃层,飞机观测LWC最大值为1.5gm-3,模拟的飞机路径上的LWC最大值为1.1gm-3,模拟值偏小;在-5℃层以下,模式能够准确模拟云中水凝物的垂直分布,包括融化层的分布,模拟的水凝物含量与实测吻合.而对固态水,在-6-10℃,由于模式中雪粒子凇附增长过程较大,聚合过程发生的高度偏高,导致模式模拟的固态水凝物含量高于实测值,说明模式在雪粒子增长过程的处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2)在云粒子谱参数方面,在-8℃层,由于模拟的雪粒子质量浓度偏高,所以模式计算的粒子谱的截距和斜率都小于飞机观测值,模拟偏小;在-5℃层,两者比较接近;在3℃层,由于云中小粒子浓度逐渐减少,所以模式计算的斜率接近观测值,但是截距大于观测值,说明模式降水粒子谱参数的描述方案有持改进,模式中谱形参数μ不应一直设置为0,而是应该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
其他文献
电白国家基准气候站70米风塔自建设以来多次遭受雷击,本文参照现有规范,结合风塔自身要求,对风塔接地措施,钢构架结构作为接闪器的高大建(构)筑物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具体做法.要求其防雷接地电阻小于4Ω,低压配电型式采用TN-S系统,采取等电位接地及应用电涌保护器的技术措施对70米风塔进行全面改造,使风塔防雷和接地措施周到可靠,以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
本文利用松江气象观测站1955-2010年的气候资料,对松江地区热能、水分、光能资源和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1)年、四季平均气温、有效积温和生长期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松江地区热能资源增加.年平均气温存在12-16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初日提前,平均为3月29日,终日拖后,平均为11月23日,生长期延长,平均为238天.(2)年降水呈
残压比是衡量压敏电阻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压敏电阻在冲击老化过程中残压比的变化问题,通过对压敏电阻样品进行8/20μs雷电流冲击老化试验,发现残压比在标称电流(ln)冲击老化试验过程中呈现缓慢降低——缓慢增加——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根据双肖特基势垒理论及热老化理论分析,得出冲击过程中残压比的大小主要由晶界层状态所决定,残压比快速上升阶段是由于晶界层大量破坏的结论:提出了利用残压比变化率来衡量压敏
本文对江淮地区近4年全国闪电定位网监测的闪电记录与人工观测的雷暴记录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得到:相对人工观测的雷暴记录,闪电定位系统的闪电记录既存在空测,也存在漏测.就江淮地区而言,南部和东部(34°N以南、114°E以东)二者的一致性更好些,114°E以西和34°N以北一致性差些,该区域闪电定位系统的空测和漏测都有所加大.人工雷暴观测记录代表的是测站周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雷电,测站不同半径范围内的闪电
利用安徽省雷电灾害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1998-2012年的雷电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年平均雷灾次数N、年平均伤亡人数M和年平均经济损失E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78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区域雷电灾情进行评估,对雷电灾害强度空间分布做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02-2009年为安徽省雷电灾害高发年份:全省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6、7、8三个月份:雷电灾害发生于城市(县城)的
利用高速摄像和同步的闪电快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一次由附近自然正地闪云内放电过程触发产生的高塔上行闪电,分析发现高塔上行正先导发生在相关的正回击之前79.92 ms,正回击接地点距高塔距离为5.77 km.同时分析得到上行正先导2-D平均速度算术平均值为0.48× 105m/s,几何平均值为0.45×105/s.最后推测了这一类触发式上行闪电的可能产生机理,认为正地闲回击之前具有较长水平通道的云内放电
本文通过对罗源县63所中小学188座校舍防雷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罗源县中小学校舍防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罗源县雷暴特点和全县中小学雷灾统计情况,从雷电防御技术和雷电综合管理两方面提出防御措施和对策.
统计发现一次雷暴过程中15分钟时间段内的共有693例闪电中爆发式窄脉冲序列(Regular Pulses Bursts, RPBs).典型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持续时间分别是0.5-1μs,2-10μs,0.1ms-5ms.一般的,RPBs伴随K变化,M过程或直窜梯级先导出现.发展了一个算法可以对RPBs进行高时间分辨率(可达2μs)的三维定位.主要分析了一次云闪内四次RPBs放电过程、一次直窜梯
基于GPS同步和时差法定位技术的闪电VHF辐射源三维定位和闪电辐射脉冲功率接收系统(中心频率为270MHZ,3dB带宽6MHZ),对青藏高原东部青海大通地区的闪电过程的辐射脉冲峰值功率分布进行了同步观测研究.利用辐射脉冲接收系统,即斜率为24mV/dB,截距为-108dBV的对数放大器,根据输出电压的值求出输入功率的值,然后利用闪电辐射脉冲功率的计算公式对一次正地闪、一次负地闪以及一次云闪的辐射脉
利用5年闪电定位资料和14年雷电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东莞市闪电特征和雷灾特征,结果表明境内闪电主要为负闪占97.6%,正闪的平均电流幅值为27.9kA略大于负闪的25.5kA.平均每年发生雷灾30起,几乎每年都有人员伤亡,设备受损占80%,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年.闪电和雷灾的年分布呈双峰特征,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前汛期和后汛期闪电发生频次与雷灾成反比.闪电和雷灾的日分布主要发生在下午,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