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沧蜜1号枣新品种的种植效益,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经过多年的生产技术示范和实践,总结制定了加工型枣沧蜜1号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为沧蜜1号无公害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阂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根据沧蜜1号加工型枣的用途确定适宜采收期,严禁早收或晚收。加工型枣适宜在白熟期
【机 构】
:
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沧州061001
【出 处】
:
第八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沧蜜1号枣新品种的种植效益,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经过多年的生产技术示范和实践,总结制定了加工型枣沧蜜1号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为沧蜜1号无公害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阂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根据沧蜜1号加工型枣的用途确定适宜采收期,严禁早收或晚收。加工型枣适宜在白熟期采收。鲜食用枣的采收用手摘法或杆震枝法,采后严禁使用有污染的包装。
其他文献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具有多态性高、分布于整个基因组、呈共显性、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果树育种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简述了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和特点,并从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的构建、品种的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介绍了近年来SSR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克隆法得到了一个枣过敏原基因(Zizj1),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483bp,编码160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已知植物的过敏源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此结果为枣潜在的过敏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对太行山海拔高度、土壤、林分、坡向与坡位、光照及日照时数、降水量、温度及物候期、果实成熟指标等地理、气候、环境等因子对麻核桃的影响及保护进行了阐述.太行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诸多环境因子为麻核桃的形成和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孕育出了麻核桃这一“掌上明珠”,纯属大自然无私馈赠于人类的“宝物”。
近年来辽宁省的核桃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这与产业发展的技术升级改进有很大关系.本文对辽宁省核桃产业发展中良种嫁接设施的规范和发展,核桃良种采穗圃的建立,室内嫁接技术,催醒室能源来源改进等良种育苗技术的改进,以及建园整地方法改进,定植密度的科学确定,定植技术、幼树防虫技术、核桃幼树防寒技术、核桃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技术等良种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进行了总结,对辽宁省核桃产业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清香核桃为试材,比较了6种除草剂在核桃园应用的除草效果,并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正常天气条件下,6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核桃苗木萌芽前喷施的安全性均较好,各药剂处理未见明显差异。各药剂的防效差异较大,240g/L乙氧氟草醚乳油40mL/亩防效最好。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40g/亩的总体防效差。由于试验中扑草净在土壤湿润条件和不浇水条件下除草药效均不理想,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针对金丝小枣产区目前水资源短缺及降水明显偏少的现状,开展了节水栽培研究.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无公害金丝小枣的需求,进行了枣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依据十多年来的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水文年灌溉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选用抗逆丰产优质金丝小枣新品种、平衡配方施肥、树体平衡修剪、提高坐果率、树盘覆草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该项综合技术在无公害生产基地应用后取得了明显效果,由于品质好,枣果价格较普通枣高
枣树的花量很大,但落花落果非常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0.4%~1%.由于枣树的花芽是当年形成,当年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分化量大,分化时间长,加上枝叶生长,开花及幼果发育同时进行,营养消耗多,养分竞争激烈,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从而影响到枣果的产量和质量.对此,本文就生长季如何提高枣树的坐果率提出加强肥水管理、加强修剪、花期开甲、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及时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南疆红枣产业发展迅速,简化栽培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是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红枣栽培的关键.本文在总结近几年枣树栽培实践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南疆红枣的简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南疆枣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借鉴.
圆铃大枣在茌平栽培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制干品种,但存在坐果率低、落果严重、产量低的缺点.在长期的栽培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变异单株,通过普查,对新发现的圆铃大枣单株新圆铃(暂定名)进行高接和苗木繁育栽培,发现新圆铃具有落枣轻、产量高、品质优、栽培容易等特点.
若羌县为新疆主要产枣区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成龄枣园的周年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包括:萌芽前管理、萌芽抽枝期管理、花期管理、枣果生长期管理、枣果成熟期的管理、采果后至落叶前管理以及落叶至休眠期管理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