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混合颗粒饱和夹带量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套Φ500×12500mm的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由空域内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表观气速小于0.6 m·s-1时,随表观气速增加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6 m·s-1时,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趋势减缓。当表观气速小于0.51m·s-1时,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小颗粒质量分率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51 m·s-1时,双组份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小颗粒质量分率的增加而增大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双组份混合颗粒饱和夹带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BCC算法求解基于最优潮流的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求出的购电区负荷最优分配结果求解不同负荷水平下的发电机经济调度模型。针对n维变量寻优问题,提出将n维空间的求解问题化简为(n-1)个二维空间求解,并给出新的求解此二维空间的表达式;针对细菌个体与群体的搜索特点,引入自适应步长,对细菌每次移动过程中的移动步长和方向进行自适应调整;在细菌寻优过程中加入公告板,使细菌寻优时到达的最优值不被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简单电网模型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实时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建立了三相电源,变压器,线路和负荷的模型,其中变压器为三相双绕组变压器,计及接线方式、绕组类别等影响,运用反正切函数拟合变压器的磁化曲线,采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进行实时闭环测试。介绍了仿真单元的硬件,仿真试验能够对变压器空载合闸,内部故障,外部故障,转移故障等多种故障类型进行实时闭环测试。
针对10kV配电网用的单稳态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工作特点,研制出一种CAN总线通信的单稳态永磁机构驱动器,详细介绍了驱动器的硬件设计方法和CAN现场总线的接口原理,并使用ORCAD软件对部分电路进行了仿真,最后讨论了驱动器的电磁兼容问题。
针对银川东-天津东直流输电系统可能引起整流站附近汽轮发电机组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问题,采用机组作用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方法进行了分析。时域仿真采用PSCAD/EMTDC程序,建立了适用于次同步振荡问题仿真的详细模型。通过对不同运行工况的分析,得出了银川东-天津东直流输电系统不会引发其附近汽轮发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荡不稳定的结论。研究中还考虑了电网规划参数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文中针对地区电网的特点,人为将整个电网分为环网层和辐射层,并提出一种将地区电网无功电压分层控制方法。根据辐射层的变电所之间相互联系并不紧密的特点,对其采用九区图方法进行无功电压控制。而环网层的变电所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对其采用优化算法对电容器进行优化控制。为了解决这两层间存在联系的问题,对这两层的控制进行交替循环,从而实现了地区电网全网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该方法对辐射层变电所采用九区图方法进行控制,
现代电网发展要求在线安全分析、优化潮流及预防控制决策更为准确与可靠,然而复杂多变的运行方式往往导致了电力潮流计算的不收敛,加之预想事故作用下系统潮流的可行域被大大收缩,这又增加了潮流无解的可能性。本文分析了电力潮流不收敛的内在机理及其数学解释,划分了潮流可行与不可行的解空间,并讨论了潮流转移的预防控制及校正控制。从工程实用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力潮流收敛性的实用化技术。基于量化分析与控制要求,定义
本文介绍了静电除盐技术的原理,具体分析了电极材料和几个重要的工作参数,研究表明,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是静电除盐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寻求廉价的新型电极材料,提高吸附性能,降低制作成本,是目前主要的研发方向,最后分析了静电除盐技术的特性。
为回用循环冷却排污水,设计了一套基于膜技术的排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前置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等部分组成,用以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和溶解盐类,降低排污水的浊度、污染指数和含盐量。系统出水接入原有水处理车间的除盐设备,经深度除盐后作为锅炉补给水回用。同时,也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回用。在简要介绍超滤、反渗透技术后,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试验分析。该系统的投用可以降低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减少电
研究一种在同心管微通道内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的新方法。实验用同心管微通道由一根内管(不锈钢毛细管)和一根外管(玻璃管)构成。以softisan100(C3-C8 混合脂)丙酮溶液为脂相,以Poloxamer 188水溶液为水相,用精密注射泵分别将脂相和水相注入内管和外管。两相在外管中相遇并继续向前流动,由于脂相中有机溶剂迅速向水相扩散,使
利用动态接触角分析仪FT200,观测并捕获了甲苯-丙酮-水和水-丙酮-环己醇体系在溶质丙酮由静止液滴向周围连续相传质时引起的界面对流现象,测定了这两种体系界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发现水-丙酮-环己醇体系界面对流比甲苯-丙酮-水体系剧烈。在甲苯-丙酮-水体系中加入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测定了甲苯-水体系界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不同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