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要研究基于地形指数的TOPMODEL在东江流域水文模拟的适用性评价。通过研究不同的面积大小和地形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来研究TOPMODEL的在东江流域的潜在实用性。选择东江上游8个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小流域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径流模拟的精度较高,参数变化范围较小,模型在此流域是适宜的,为TOPMODEL在整个东江流域的模拟奠定基础,且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东江流域水资源评价服务。
【机 构】
:
河海大学水文和水资源学院南京 210098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研究基于地形指数的TOPMODEL在东江流域水文模拟的适用性评价。通过研究不同的面积大小和地形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来研究TOPMODEL的在东江流域的潜在实用性。选择东江上游8个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小流域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径流模拟的精度较高,参数变化范围较小,模型在此流域是适宜的,为TOPMODEL在整个东江流域的模拟奠定基础,且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东江流域水资源评价服务。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新疆和田绿洲蒸发量进行了建模与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和田绿洲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对湛江市1951~200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年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一年中,1~2月、4~5月、9~10月和7月的蒸发量减少的趋势显著;20世纪50、70年代蒸发量较大,60年代次之,80、90年代蒸发量较小;年蒸发量的突变发生在1984年,1~2月、4~5月的突变发生在1983年,9~10月的突变发生在1967年;蒸发量与全年及各月日照时数都呈显著正相
本文分别从泾河自身水沙变化、渭河下游河床边界条件的变化、渭河咸阳站水沙的变化三方面,分析了泾河高含沙洪水对渭河下游的影响;认为泾河高含沙洪水造成渭河下游河道大量淤积,河槽萎缩,行洪能力锐减,导致出现奇特的"小水大灾"现象;建议要解决渭河下游的淤积问题就必须解决泾河的高含沙洪水输送问题。
应用多时相的多光谱(TM)影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彩色变换(HIS)影像融合技术,对江苏入海河口动态变化信息进行了监测研究;实现了遥感监测与详查变更调查数据的衔接;确立了遥感数据在动态变化监测与调查中的实用性。为河口治导线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论文把需求侧管理理念应用到水资源管理中,建立了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了采用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赋权、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对于丰富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和指导水资源管理实践有积极的意义。
忻州盆地为山西省境内汾河地堑的最北部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地下水是其最重要的供水水源。近几十年来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导致忻州盆地的地下水渗流场和化学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在渗流场模拟基础上结合水化学特征分析,利用PHREEQC软件进行考虑对流弥散和滞留时间的水化学模拟,可以通过不同路径上水化学模拟揭示不同系统不同层位的水化学作用机理。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是组成盆地孔隙介质的主要矿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主要固沙灌木沙柳和沙蒿树干茎流的观测,分析了冠层特征以及降雨量、降雨量级对树干茎流量变化的影响,并确定了树干茎流量在降雨再分配中比例。在实验期间,降雨总量为137mm,沙柳和沙蒿的树干茎流量分别13.18mm和4.58mm,占降雨总量的7.62%和2.65%。两种灌木的树干茎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而茎流百分比随降雨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茎流百分比随降雨量级的增加表现为先增
根据在若尔盖湿地进行的地下水抽水试验、地面下渗试验、土壤样本室内测试和植物样本参数测定,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土壤水分模型、植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植物蒸发蒸腾模型。通过水势变量和水量平衡关系,将各子模型耦合成若尔盖湿地生态水文模型ZWEHM。基于ZWEHM模拟了降雨变化和地下水位对湿地植物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降雨增加50%可使植物生长量有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埋深小有利于植物生长。
利用盘式负压入渗仪、模拟降雨器和自然降雨径流观测分别从点(0.005m2),径流小区(0.24m2)和山坡(9000m2)三种空间尺度研究了西班牙西南部地中海沿岸Sierra de G6dor石灰岩山地不同地表类型和尺度对降雨径流和下渗的影响。在点(0.005m2)和径流小区(0.24m2)尺度上,不同地表的径流和下渗率差异很大,植被覆盖地表下渗率最大,地表碎石对径流和下渗的影响和碎石在土壤中的位
水与过程与下垫面,尤其是流域地形地貌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已有的大部分关于地貌瞬时单位线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基础之上,即:整个流域水系网络的水动力学性质在空间上是均匀不变的,这一点显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此外,这些研究中大都没能将河网的几何形态同水力几何性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来描述水动力学方面的非线性。文章在非线性的框架下研究河网结构对流域水文响应的影响。通过考虑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