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在手部复杂性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的23例手部复杂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包括41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年龄17-69岁,平均26岁。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在手部复杂性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的23例手部复杂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包括41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年龄17-69岁,平均26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负重对髋臼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以来因各种原因进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00例的病例,分为早期负重组100例,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7岁(患者一周内负重)与晚期负重组100例,男性4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0岁(3周以后负重),通过我院的影像科搜到入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骨盆正位X线片,将所有的的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皮缘坏死导致钛板外露采用皮肤牵张器经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24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皮缘坏死继而出现钛板外露,切口皮肤缺损,采用皮肤牵张器闭合切口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9~63岁,平均48±0.8岁.
目的 根据Ilizarov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复位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外固定架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通过调节骨折断端的力学环境,探讨骨折愈合方式与应力环境的关系。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应用计算机辅助复位技术、3D打印技术相结合,个体化定制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8例。外固定架制作完成后。
目的: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独立夜班护士,一方面要单独完成病区内所有患者夜间的护理工作及单独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要承受独立上岗的焦灼感及自我实现的肯定,这无疑使新护士上夜班的压力大大增加。方法:访谈我科室及普通病房共20名护士回顾当年新参加工作独立夜班期间的各种工作压力。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软骨下骨破坏的手术修复技术,与人工关节及直接骨水泥比较可减少手术后疼痛、关节面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共6年期间,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有软骨下骨破坏的34例病人采用切刮、囊壁电刀烧灼、磨钻打磨、囊壁酒精灭活、软骨面植骨、骨水泥填充,必要时髓内针加固等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在缓解痉挛性瘫痪肢体痉挛程度的同时使其获得部分来自于正常新生神经纤维的支配,经康复训练达到与病理性收缩同步后完成肢体基本运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方法:①选择同侧邻近的正常周围神经较粗大的神经根或干,依据干内束间显微解剖定位,确定以运动为主的部位为切开点,在6-10倍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性斜行切断相当于该神经干神经纤维总量的10%-15%,侧面裸露部分则纵行切开神经束膜和鞘膜。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同时在全程化护理模式下协助手术患者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减少焦虑情绪对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及康复的不利影响,提高护士心理护理的水平和护理质量,建立标准化和共性化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形成恶性骨肿瘤患者全程化护理流程,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目的 探讨股骨单隧道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5年7月间,21例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联合重建的病例,所有患者轴移试验均为阳性,其中Ⅱ度9例,Ⅲ度12例。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运用控制球囊扩张,实施低压状态下骨水泥灌注方法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37例OVCFc患者术前运用Genant半定量分级筛选骨质疏松程度,建立相对应的Genant评估数据,术中据此参数在单侧通道球囊复位时控制扩张压力,同时采取责任椎体内造影技术,观察分析造影剂弥散趋势,指导骨水泥在低压状态下安全注入。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假手术+OA组(B组),OVX组(C组),OVX+OA组(D组),OVX+OA+ESW组(E组).C、D、E组大鼠去势,并在12周后验证大鼠骨量降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