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酮维持治疗与丁丙诺啡维持对海洛因依赖疗效之对比研究

来源 :“思沃杯”2012年全国戒毒工作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chP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和丁丙诺啡维持治疗(BMT)对海洛因依赖的疗效,探讨二者在提高成瘾者生活质量、降低渴求等方面的作用。
  方法:采用海洛因渴求评定表和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别对接受MMT与BMT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维持治疗时间段的量表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MMT 1个月、3个月渴求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MMT 6个月、12个月、BMT 12个月,渴求量表得分明显降低;MMT 12个月渴求量表得分低于BMT 12个月,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未治疗组比较,MMT 1个月生命质量得分无显著变化;在MMT 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四个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T 3个月组、6个月组、12个月组,各组之间生命质量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未治疗组相比,在BMT 1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无改善;BMT 3个月时,除心理功能领域无显著改善外,生命质量量表其它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在BMT 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四个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T 3个月组、6个月组、12个月组,各组之间生命质量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MMT组与BMT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这三个时段,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MMT和BMT均可减少成瘾者对海洛因的渴求,改善成瘾者生命质量,MMT减少渴求的程度高于BMT。另外,二者更有优缺点,成瘾者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其他文献
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计划,用意是减低伤害,降低因吸毒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同时防止艾滋病传播。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部分美沙酮门诊未能将其效用发挥到最大。“健康快车”美沙酮维持治疗计划(以下简称“健康快车”计划)基于此诞生,该计划首次采用专车运载服务对象服用美沙酮,同时配合社工辅导的模式,提高美沙酮服用率,提升美沙酮门诊的实际效用。本文阐述了有关内容,希望此模式能
目的:探索家庭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门诊病人脱失率的影响。  方法:使用海洛因依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00例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病人进行调查,按入组单双号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家庭干预、心理辅导等综合治疗模式,对照组进行单纯美沙酮维持治疗,每两周对两组人员进行一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价,6个月后比较两组脱失率及保持率。  结果:对5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治疗开
本文对“四步走”社区戒毒人员矫治新模式进行了阐述。为了建设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社区戒毒工作原则,建立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心理康复活动站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社区戒毒人员多功能康复场所。打造了以社区活动站为基础,以心理矫治和维持治疗为康复方法,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能
北京禁毒志愿者总队发展至今,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禁毒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初步总结出合成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新思路。随着毒情形势不断变化,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总队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北京禁毒志愿者总队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禁毒志愿者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进一步扩大志愿者规模,继续致力于禁毒宣传及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本着教育为本,开拓创新的原则,探索新手段,研究新方法,为禁毒宣传教育事业做出
近年来,氯胺酮滥用问题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单次及长期慢性使用氯胺酮对人类的记忆、注意及执行等认知功能均有影响,其机制主要通过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烟碱受体等干扰长时程增强(LTP)的形成,并且导致脑功能、脑结构改变。建议在将来研究中选择单纯氯胺酮滥用者以排除多药滥用的影响,寻找更简单易行的、更系统的认知功能研究工具,并加强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以全面深入了解氯胺酮对人类
目的:利用成瘾Stroop任务测量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是否存在注意偏向。  方法:采用NuAmps 40 导事件相关电位系统,记录并比较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研究组)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2例)对3类汉字(包括毒品主要相关词、次要相关词、中性词)的反应时(reaction time,RT)及正确率。  结果:两组对3类汉字的反应正确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对3类汉字的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ERP测试结
毒品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社会文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型毒品的蔓延趋势突出增加,成为我国毒品消费的主要部分,大大超过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销量。毒品所呈现出的问题正从“传统”走向“新型”。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相比较,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对社会和谐稳定、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更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本文鉴于新型毒品在南京泛滥的严峻形势,针对南京新型毒品滥用的现状、社会成因,并从自身工作实际
目的:通过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调查、研究,了解戒毒康复人员中“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为科学、合理、系统地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戒毒康复人员中的“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以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精神症状特征、艾森克个性测验、90项症状清单及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等为主要内容的问卷评定,了解“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结果:在人口学
本文对中医成瘾理论思辨及系统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瘾证形成有经肺和经脾两条途径,分别形成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气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血瘀阻证等。瘾证以虚瘀为主,脾虚运化不良和成瘾行为是致病关键,心系症状的出现与“心瘾”形成同时发生,心系证候是瘾证的核心。戒毒中药的研发需要正确理论指导,内毒说、痛瘀说等理论观点造成现有戒毒中药副作用明显,疗效不高。瘾证治疗以补虚及活血通脉为主,用药期可选择饮食
目的:探讨自愿戒毒模式和体制存在问题。  方法:学习《戒毒条例》,总结交流自愿戒毒实践经验。  结果:提出自愿戒毒模式和体系意见。  结论:自愿戒毒机构和运作规范化建设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