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用中药治疗慢性腹泻时,赵荣莱教授提出要谨守病机,治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分型论治,调肝运脾补肾为要,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圆机活法,调理肝脾肾,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中药治疗慢性腹泻时,赵荣莱教授提出要谨守病机,治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分型论治,调肝运脾补肾为要,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圆机活法,调理肝脾肾,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559例肝癌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的采集,根据本单位制定的诊断规范进行证候判定,获取患者的基本证候量化积分,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观察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的证候分布,并结合聚类分析初步探讨其证候组合规律.结果:(1)比较证候在各期的分布及量化积分情况,肝癌患者的基本证候中血瘀证和气虚证最常见,气滞证在Ⅰ期的分布和积分多于Ⅱ、Ⅲ期;水湿
目的:分析总结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51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二联疗法及三联疗法),观察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510 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经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缓解盆腔疼痛愈显率73.14%-78.52%,改善局部体征愈显率59.92%-66.67%,消散盆腔包块愈显率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lyl 4-hydroxylase(P4HB)in lung carcinoma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Yiqi Chutan Formula(YQCTF).Methods:Lung carcinoma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
目的:观察南方红豆杉水提物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对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南方红豆杉水提物克服吉非替尼耐药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PC9、PC9/R、A549、H1975并建立裸鼠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南方红豆杉水提物组、吉非替尼组、两药联合组和生理盐水组,灌胃4周后,取瘤块组织,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及Real-time PCR检
吴良村教授提出,胰腺癌八纲辨证的流程大致为:采集典型证候,“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二纲明晰,病位在里己经明确,然后再区别寒热与虚实,相互交联搭配,即可断定证候,即可将其与治则相互对应。胰腺癌即便邪气盛,若正气不大虚仍不至于死,故其治疗当更重视治虚,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阴证者中分虚寒证、实寒证,阳证中分虚热证、实热证,即能把握辨证的核心,不致有差错。
目的:随机对肝癌患者运用慈丹胶囊及慈丹胶囊加化疗组观察慈丹胶囊近期疗效;方法:15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慈丹组78例,慈丹加化疗组72例,观察慈丹胶囊的近期疗效;结果:慈丹组稳定以上率74.19%,慈丹加化疗稳定以上率91.67%.结论:慈丹胶囊具有保护骨髓造血机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原发性肝癌有效、安全的辅助用药.
危北海老师及其研究小组提出“脾虚综合征”,既体现是一个中医辨证论治中的证型,同时又是一个类似现代医学中的综合征(症候群),是中西医结合辨病和辨证结合中的一个新的诊断学的概念。脾虚综合征有它自己所特有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症候表现,诊断标准和相应的治则方药,是一个临床基础结合,诊治结合,医药结合的概念统一体。它可以为中西医所理解和接受,并可在临床上得到实际应用。危老师认为,建立这样一个新的
目的:建立中医结直肠癌社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验证,为不断改进和提高中医结直肠癌慢病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联合网络工程师,初步建立了中医结直肠癌社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采用同一用户分别填写培训或宣教前后的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各类结肠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调查.资料以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于资料检验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双榆树社区医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和普通人
郁仁存教授提出,肝郁气滞是乳腺癌的核心病机,治疗首推疏肝解郁,肾亏脾虚是乳腺癌的基本病机,健脾补肾贯穿始终,痰瘀毒互结是乳腺癌的关键病机,祛邪当化痰祛瘀,解毒散结。介绍了一例老年妇女,右乳癌经针吸细胞学证实,诊断明确,属绝经期后乳腺癌。因患者高龄和基础疾病,加之本人及家属拒绝,未行手术及放化疗,西医治疗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内分泌治疗。同时郁老根据中医辩证以舒肝理气、健脾补肾、化瘀解毒、软坚散结
周德安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治病先治神”的学术思想,并总结制定出实用有效的针灸治神组方和配穴.本文论述了“治病先治神”这一学术思想渊源及其主要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基本方、辛卜益安神法、重镇安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