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四郊区/县6与18月龄婴儿发育迟缓的筛查、干预和随访研究,了解北京市四区/县婴幼儿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DD)的患病率,进行早期干预对婴儿发育迟缓的效果的探讨.方法:2011年5月至9月在北京市选取顺义、大兴、密云和延庆四个郊区/县,对所有四区/县的6月龄和18月龄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的筛查,6月龄儿童在一年后(18月龄)再次进行评估,采用儿童保健三级网管理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先由一级保健网的社区医生对入选儿童进行儿童发育问卷调查以及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再由二级保健网的区/县妇幼保健院医生采用Gesell对DDST筛查阳性儿童进行发育评估,评估为发育迟缓儿童,转诊至三级保健网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和进行相应病因学检查;干预:对四郊区/县筛查出的6月龄发育迟缓婴儿进行社区医生跟踪、区县医生和三级医院医生进行家长指导与康复训练并.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筛查:四区/县6月龄与18月龄婴幼儿分别应筛查3818名和4037名,实际分别筛查3368名和3 182名,筛查覆盖率分别为83.35%(3368/3818)与78.82%(3181/4037),分别诊断发育迟缓30名与22名,患病率分别为8.91‰ (30/3368)和6.91‰(22/3182);对2011年筛查的6月龄婴儿3368名中的3174名进行一年后(18月龄)进行再次筛查,追访率为94.2%(3174/3368),发现15名发育迟缓幼儿,患病率为4.72‰ (15/3174);干预效果分析:6月龄儿童经过一年干预后再次筛查18月龄儿童较2011年筛查的18月龄幼儿的患病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683 (4.72‰/6.91‰),归因危险度AR=-2.19‰(4.72‰-6.91‰).结论:北京市四区/县6月龄与18月龄婴幼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为8.91‰和6.91‰,而且具有性别和地区差异性,其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生物等多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对婴儿发育迟缓转归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