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长期纠缠于"体用"之争.自从清末名儒冯桂芬于1861年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之后,"中体西用"的概念从19世纪贯穿到20世纪,民国初年国粹、国体之辩以迄新文化运动后期倡议以"全盘西化"对峙封建遗毒,"体用"之争其实可以说是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现象之反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长期纠缠于"体用"之争.自从清末名儒冯桂芬于1861年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之后,"中体西用"的概念从19世纪贯穿到20世纪,民国初年国粹、国体之辩以迄新文化运动后期倡议以"全盘西化"对峙封建遗毒,"体用"之争其实可以说是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现象之反映.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纪念馆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弥足珍贵、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品味的不断提高,纪念馆亟需进行管理创新,实现纪念馆的发展目标.纪念馆的管理创新是时代发展下,大环境的要求;是纪念馆更好地完成社会使命的要求;是纪念馆本身发展的要求.纪念馆管理创新应该从意识行为、学习行为、实践行为、激励行为四个维度来进行研究.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为例对管理创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寻.
纪念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建设设计和现实工作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理念,文章对其具体内容和工作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说明.此外,论文在介绍体验认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并以实践结果证明现代科技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当代中国纪念馆只有真正关注和切实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以专业品质和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社会,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永恒意义与现实价值.近年来,纪念馆的规模和设施都有了空前的进步,这些为纪念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还有待于纪念馆自身的努力.纪念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进一步提升专业品质,将社会服务意识上升为使命,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提升服务的质量,使其在纪念馆体制与
只有全方位地开展各种宣传推介活动,发挥信息传播的最大效力,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才能共同促进纪念馆的发展.文章以张氏帅府博物馆为例,重点阐述了近年来该馆在宣传推介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创新,用实际案例向人们展示了纪念馆宣传推介的具体做法与经验体会.通过广告媒介,加大纪念馆的推介力度,充分利用特殊时间、特殊事件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纪念馆的影响,与各类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攻势,及时宣传报
当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祖国历史及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抵御西方不良文化侵袭的重要防线.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宣传教育是纪念馆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之际的2016年,如何适应新形势,让人们愿意走进纪念馆,接受精神的洗礼,本文以我馆现阶段宣教创新形式出发,以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抗战类博物馆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现已建成的抗战类博物馆达百余座.抗战类博物馆在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反击日本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中国抗战类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广泛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在中日民间交流中起到了维护历史真相,传播历史记忆,促进中日和平的重要作用.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多年来的对日交流工作为例,详细阐述抗战类博物馆在中
蔡英文上台不到半年,其台独政客的邪恶面目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他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不仅狂妄叫嚣"力抗中国",竟然还要大陆"放下历史包袱"."一个中国"这个严肃而神圣的政治原则在这个"台独女"眼里竟成了"历史包袱".这不仅反映他执意分裂国土的卑劣企图,而且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常识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惊人无知与愚妄.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论及民主文化,一些人言必称西方.讲到中国,第一反应就是台湾也已经是民主社会,至于大陆,客气的说法是威权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根本就没有入他们的法眼.常言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要使深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的人达到如英国政治学家戴维·赫尔德认识到的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是当代世界三大民主模式的水平,还要费相当口舌.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的民主精华讲起,略论中华民主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2011年10月,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中讨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发展的方向,并决定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强调将以文化改革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并希望透过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进而挑战由西方长期主导的「文化霸权」.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被大陆学术界誉为"中国近百年历史上融通中西文化,改造中国传统社会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从他遗留下来400多万字的言论及著作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崇高的理想和创新的智慧.他在探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建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体系时,提出了一套颇有见地且对今天仍有价值的理论和主张.本文仅就他的文化创新思想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