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移成像技术研究及裂缝预测技术探索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8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油田,油气勘探将目标转向深层,或基底潜山油气藏.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地震资料作保证.叠前深度偏移不仅能够解决火山岩、基岩等高速度界面的准确成像问题,还能在深度域求取各层速度,使高角度反射准确归位;同时,其处理精度提高了,小断层、微幅度构造成像效果得到改善,分辨率也随之提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东昆仑断裂带自1920~2003年以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CCFS)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考虑黏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同震及震后介质黏弹性驰豫变形)造成的累积就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CCFS,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
南海是西太平洋上一半封闭的边缘海,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海盆面积较大,在构造发育史中有其独特的模式.它是通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而形成的边缘海.它的东面是一系列岛弧所围绕,北面是华夏古陆,西面为印支地块,南面为巽他陆块,在构造上属于新生代扩张形成的沉积盆地,它的形成演化必然受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的影响,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密切的联系.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明显增厚,然而地壳增厚的机制是什么?它是如何增厚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在阿尼玛卿缝合带和海原断裂处是否存在陆内岩石圈俯冲?这一揭示大陆动力学根据问题的证据也不够充分.变形是整个地壳上地幔均匀变形,还是不均匀变形?也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本文利用达日—兰州—靖边剖面和中法合作深地震测深数据和二维地壳结构结果,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初步的回答.
现代浅地层剖面探测已进入数字时代,通过对剖面数据计算处理就可以实现结构探测与地质属性分析的有机融合.基于这一思路,利用南黄海实测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反演计算研究,包括去噪处理、属性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及拟合井技术和特征反演方法研究处理等,取得了包括反演数据、去噪数据、属性数据等在内的成果资料,达到了预期效果.
地震信号的激发是地震勘探的第一个环节,激发信号的质量是影响勘探分辨率的"先天因素",如果"先天不足",则后续的数据处理再好也难以从根本上补救.本文针对浅层地震勘探,重点介绍用于产生弹性波的可控震源信号设计问题.
对于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勘察,特别是对中小型水库主要是研究和解决地层浅部的地质问题,如确定基岩上覆盖层的厚度及起伏情况等,其显著特点是勘探深度比较浅,一般限于十几米至数十米的近地表上层.本文结合实例,讨论了浅层地震法的应用.
物理模拟实验与地质分析通常会讨论先存构造对变形的控制作用,但主要集中于先存基底断裂在后续张裂事件中激活并控制新的裂陷活动.在新构造事件下,激活老的软弱破碎带要比产生新的破裂容易得多.但对于岩石圈上存在的横向不均一性,比如较刚的古老构造块体或构造核对变形的影响,研究的人很少.事实上这种类型的先存构造对变形同样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地壳或岩石圈通常是横向不均一的.南海是研究先存断裂和古构造核这两种类型
前兆观测数据非震因素的复杂性:观测数据的非震因素影响始终是前兆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非震因素引起的观测变化有随机性和与观测量相关的确定性因素两类,如地下水位观测包含的年变化和气压影响、地倾斜观测中的气温影响等.辅助观测测量是排除非震因素提取异常信息的主要手段.因此,较好地认识这些因素在不同观测量中的影响,才有可能揭示地震前兆的真实面貌.目前,传统识别方法建模的基础是建立在观测信号为稳态信号的基础
弹性波振幅特征的研究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天然地震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的折反射问题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裂隙定向分布可以产生各向异性效应,如果大地中存在构造应力,介质的等效弹性模量会发生改变,从而使介质呈现各向异性的特点.获得大地构造应力的定量信息对天然地震机制和板块结构研究至关重要.能否通过研究折反射问题来直接获取大地构造应力的信息?为此,本文对平面波在流体与有预应力的弹性
西南海盆是南海深海平原由海底扩张而形成的三个重要次海盆之一,也是研究南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的关键地区.西南海盆是深部热动力地质作用集中地带,深部热过程对于西南海盆岩石圈的张裂和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开展岩石圈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探讨张裂、海底扩张、热沉降等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岩石圈形变特征等边缘海演化过程的关键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