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筛选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H.parasuis5型强毒株(HPS-5)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1株稳定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MAb能够特异性识别所有H.parasuis标准菌株;免疫沉淀技术与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MAb所识别蛋白为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T)家族的寡肽透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猪传染病研究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H.parasuis5型强毒株(HPS-5)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1株稳定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MAb能够特异性识别所有H.parasuis标准菌株;免疫沉淀技术与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MAb所识别蛋白为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T)家族的寡肽透过酶(OppA);利用MAb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淘选,8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展示有“KTPAE-R”保守序列,对应于H.parasuis SH29755株和SH0165株的469位~475位的氨基酸残基。对OppA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parasuis与其它10种猪常见细菌病病原序列一致性为9.1%~74.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parasuis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不断提高,使得寻找新的抗细菌感染途径显得尤为迫切。噬菌体Bp7是具有宽裂解谱的烈性噬菌体,是进行噬菌体治疗及消毒的最佳选择之一。尾丝蛋白吸附细菌是噬菌体感染最重要的环节,利用对尾丝蛋白基因密码子的分析及偏性结果,对Bp7尾丝蛋白进行基因改造,以进一步拓宽其裂解谱及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为噬菌体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为了鉴别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的基因型,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和单核苷酸重复序列分析(SNR)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炭疽分型的基本方法,但是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三种方法显示出不同的优势。总的来讲,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群的划分主要采用MLVA和SNP,可以此结果与国际流行基因型进行对比分析,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对于近缘分离株
为探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本研究将汉赛巴尔通体17-kDa蛋白基因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后进行全基因人工合成,然后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17kDa,导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并用Ni-NTA纯化试剂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应用his单抗进行鉴定。以17-kDa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及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检测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也存在着很大的威胁.现阶段对动物的主要防治措施为接种疫苗,国内外现已存在多个弱毒活疫苗,每种疫苗均各有利弊,目前尚没有适合人类使用的疫苗,各个实验室也用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来积极研制重组弱毒疫苗、分子标记疫苗、DNA 疫苗新型疫苗等,本文将就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到目前为止,活布鲁氏
钩端螺旋体的感染是通过其表面被称为粘附素的外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外膜基质(ECM)的结合来启动的。钩体表面的各种粘附素中,Lig蛋白和Lipl32的量最大,在各种血清型中较保守,其特性研究较透彻。基于外膜蛋白(OMP)构建的亚单位疫苗是全细胞灭活疫苗的有利替代品,因为它们在各种血清型之间具有抗原的保守性,并且可以把高通量的技术用于疫苗生产。目前,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例如,OmpL1,LipL41,Li
为研究PRRSV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信号的结构和移码机制以及移码在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软件分析得出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基本结构,进一步在双荧光报告系统和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突变分析PRRSV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信号的结构和移码效率;解析该移码信号中的两个顺式作用元件(滑动序列和刺激元件)在移码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软件预测、双荧光素酶载体和感染性克隆中的突变分析,鉴定了介
前期发现真核表达载体pVAX1(C)表达的猪α、γ干扰素活性较低。本研究利用兔β-Globin Intron Ⅱ基因调控序列,改造真核表达载体pVAX1(C),构建基因调控型质粒,将猪α干扰素(pIFN-α)和γ干扰素(pIFN-γ)进行串联表达。体外抗病毒活性表明,串联表达的pIFN-α和pIFN-γ具有高效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效果。本研究将为PRRS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本试验利用猪圆环病毒2(PCV2)感染性克隆和突变技术研究PCV2a和PCV2b毒株嵌合体和突变体与单抗的反应特性,以达到鉴定PCV2-Cap蛋白构象中和表位关键氨基酸的目的。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PCV2的构象中和表位、了解PCV2毒株之间的抗原差异及为控制PCVD研究有效的疫苗。指出,具有中和活性的MAb 8E4可以用来鉴别PCV2a(CL、LG和JF2)毒株。这部分结果进步一证实了PCV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SL7207(pVAXD-N-Sa)的口服免疫规律。将菌株SL7207(pVAXD-N-Sa)及对照组SL7207(pVAX-S)、SL7207(pVAX-N)、SL7207(pVAXD)以1×109CFU/只灌胃免疫小鼠,测定免疫小鼠诱导的血清IgG及肠道粘膜IgA抗体动态水平,同时测定免疫小鼠的外周血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干扰素(IFN-γ)和细胞因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本实验于2010-2011年从德阳、雅安、西昌市、遂宁市、成都等11个地区的疑是患病猪群中采集了共264份病料。通过PCR诊断,PCV2阳性病料为199份,PCV2感染率为75.4%。对11株PCV2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对11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分析,全都为PCV2b基因型,分离毒株间以及与参考毒株之间的全基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