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翻译全藏经》翻译刻印起止时间研究

来源 :第六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清文翻译全藏经》的翻译刻印起止时间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现有明确提出时间的论著中,有三种观点:乾隆三十八年、乾隆三十七年和乾隆三十六年。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初定《清文翻译全藏经》工程于乾隆三十六年开始启动,并于乾隆五十九年刻印完成。
其他文献
印刷术作为一种文字和图像的机械复制技术,它借助印版和印墨将图文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并通过批量生产印刷品而促进文化的传播和积累。就这一最基本的原理和功能而言,近代印刷术和古代印刷术是一脉相承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实现方式和手段的差异。而这正是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结果。本文简要论述近代印刷术的主要特征、形成时间,指出19世纪至20世纪初近代印刷术传入我国的百余年,正值其自身的形成期,因而不可避免
铁路印刷事业的建立是伴随修筑中国铁路开始的。修筑铁路需要大量文件、图纸、火车票及列车运营报单,这些印件都要有印刷单位承印,因而诞生了铁路印刷部门和印刷企业。铁路印刷企业的基础最先是分布在东北和沿海一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特别是1980年国家制订了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铁路运输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铁路印刷企业也进行了技术改造,迈进现代化印刷行列。本文主要介绍了初建时期的铁路印刷厂
日本侵华战争以前,香港的印刷业规模比不上国内的大都市,除教会及外人开办的印刷厂较具规模,华人印刷厂多是家庭式手工业。在今天不能从文献上获得早期印刷业的发展资料,但战后五十年代至今的印刷事业发展也足堪谈助。六十年代一些英国大出版社如朗文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相继在港设办事处,开始在香港印制教科书及字典,最后反销往欧美各国。亚洲印刷大国的日本亦发觉香港的优点,两大印刷巨人—“大日本印刷”和“凸版印刷”相继在
随着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兴建,展品征集工作也有计划地进行,并举办了若干专题展。作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展藏品的整理分类,借鉴大量史实就以下雕版印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了看法:1、雕版印刷术的起源时间;2、雕版印刷术的风格,包括历代刻印风格面貌、官府私家和坊肆刻本、刻印中心的形成及辐射;3、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依据大量史实研究成果,对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印染术中的印花术,是施之于布帛上的印刷术;2、中国雕版印刷术,祖出于印花术;3、印刷术得以传播的特殊条件之一是纸张的发明,纸张最早产生于中国,故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能得天下之先。并从以下几方面对以上结论进行了论证:1、“大印刷史观”是对印刷史学研究的一大贡献;2、深化印刷史学研究的前提,是对印刷术科学定义的共识;3
本文以史实为鉴,介绍了我国近代民间地图印刷技术——亚新地学社雕刻地图铜板与石印工艺的源流、雕刻技工的培训方法、雕刻地图铜板、石印工艺的流程与操作介绍,最后介绍了两项工艺的“新陈代谢”,促使地图制印不断向前发展,令人鼓舞。
本文对纳西族的文字,即东巴文,与经书作一简单介绍。结合大量史实与研究结果,介绍了东巴文的创制及性质特点,东巴经的形成年代推说及经书形制。论述了东巴经译注本的印制经历了石印、油墨、复印、电脑打印的阶段。
电铸小片模作为汉字活字印刷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辉煌产品,曾对活字印刷术的普及推广做出卓越的贡献。本文就小片模的特点和它的贡献作了一些追述。介绍了小片模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贡献。
本文介绍了泊头的基本情况及沿革,以史实为依据,介绍了泊头雕版印刷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泊头雕版印刷的特点:1、印刷工业变革时期,固守传统;2、雕印机构(堂号)多;3、雕印工艺较精;4、堂号持续时间长;5、实物存世量大。对泊头雕版印刷兴盛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1、历史文化发达的延续;2、雕印技术历史的传承;3、优越地理位置的影响;4、商业贸易繁荣的需要;5、原材料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从泊头小镇兴旺发达的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历书发展与印刷的发展历程。历书的发展,是从最早为了农耕需要,需掌握节令天候的知识,逐步发展到记录日期、属相、节气等规模完善的历书体系。其相应的印刷发展历程,也是由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近现代的彩色印刷制品。